葫芦|山东手造丨聊城东昌“小葫芦”撬动年产值2亿元“大市场”( 二 )


“我教过很多人学习片花葫芦制作技艺 , 无论是谁都可以跟我学习 , 谁的学费也不要 , 只要学 , 我就教给 。 ”丁桃玲说 。
范合方圆各异形
艺术美感在葫芦上灵动
在聊城中华水上古城中心光岳楼的东北角 , 有一间名叫“福禄缘”的葫芦商铺 , 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于风刚的店铺 。
《清宫词》中有九钟主人吴士鉴写的一首匏器诗:“匏卢秋老结深青 , 范合方圆各异形;款识精镌题御玩 , 旊陶而外有新铭 。 在这间店铺的二楼 , 迎面墙上就写着这首诗的前两句 , 文化和艺术美氛围甚浓 。
葫芦|山东手造丨聊城东昌“小葫芦”撬动年产值2亿元“大市场”
本文图片

于风刚正在雕刻葫芦
于风刚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从1998年开始制作雕刻葫芦和烙画葫芦 , 当时他才19岁 , 也是他刚从聊城第一职业中专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的第一年 。
于风刚毕业后 , 先是去了一家建筑公司实习 , 当时一个月的实习工资才60元钱 , 后来在朋友的带动下 , 他去了北京 , 找了一份热水器销售的工作 , 在去北京之前他雕刻了两个葫芦随身带着去了北京 。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 , 一位热心大姐看到了他雕刻的葫芦 , 便对他说要把雕刻葫芦坚持下去 , 热水器销售这个工作不适合你 , 这位热心大姐便把他介绍给了一位画国画的师傅 , 让于风刚跟着学习国画 , 学习了多半年的国画后 , 于风刚回到了老家东昌府区堂邑镇路庄村 。
1999年 , 于风刚开始正式雕刻葫芦和烙画葫芦制作 , 一开始只是给别人加工葫芦 。 后来 , 他和同村人合伙承包了21亩地种植葫芦 , 然后自己雕刻葫芦 。 但是由于经验不足 , 最后每个人才挣了600元钱 。
2001年 , 于风刚改变了之前的策略 , 开始去农户家收葫芦 , 自己只负责雕刻葫芦和烙画葫芦 , 然后售卖 。
令他最为难忘的事是 , 有一次 , 他和同村的人去上海卖葫芦 , 一个旅馆住的都是从聊城来的卖葫芦的人 , 他们觉得人多肯定不好卖 。 然后转战苏州 , 但是没有卖出去一个葫芦 , 最后他们辗转去西安 , 在西安的花鸟鱼虫市场里每人交了20块钱的摊位费 , 于风刚卖了2块钱 , 同村的人卖了20块钱 。 他们身上带的钱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在西安继续卖葫芦 , 只好悻悻离开 。
“从西安回到聊城 , 已经是晚上10点多 , 两个人身上总共加起来还剩了两块钱 。 我们两个只能背着葫芦步行20多公里回家 , 走到家快明天了 , ”于风刚说 。
2006年4月21日 , 对于于风刚来讲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 因为就在这一天 , 他的工作室在中华水上古城成立了“当时是文化局邀请我来的城里 , 现在那时候没想到干到这一步 , 现在的成就来自于自己的坚持 。 ”于风刚说 。
葫芦|山东手造丨聊城东昌“小葫芦”撬动年产值2亿元“大市场”
本文图片

于风刚正在介绍东昌葫芦雕刻
年产值近2亿元
“小葫芦”带动“大产业”
于风刚告诉采访人员 , 在人们的观念中 , 葫芦与福禄谐音 , 给人们带来福禄 , 被用在传统的婚仪式上表示美满 。 葫芦可以用来做容器 , 盛水、盛酒、做鼻烟壶、还可以做虫具、花瓶、家庭摆设和镇宅辟邪之物 , 并且还可以食用 。 前些年 , 村民把葫芦当做原料出售 , 每亩仅有一千多元的收入 , 还愁销路 。 现在 , 借助前人的经验在葫芦烙刻上各种传统吉祥图案 , 一个葫芦附加值增加了20多倍;能工巧匠采取勒、扎、挽等技术 , 塑造出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形状 , 葫芦的价钱立刻身价倍增 , 一个葫芦能卖到三、四千元甚至上万元 。 村民们不单大力生产观赏葫芦、玩赏葫芦 , 还开发、生产出了乐器葫芦、酒具葫芦、药具葫芦和烟具葫芦 。 通过丰富葫芦的文化内涵 , 提高葫芦的商品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