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华人文化诗学”何以推动文明互鉴?( 二 )


在批评范式上 , 马华传统的文学批评经历了从强调民族独特性论述 , 到借用后殖民和少数话语理论的文化属性论述的转换 。 新的马华文学批评力图在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马来西亚国家的辩证对话关系中 , 确立当代马华文学的文化身份 。
陈庆妃:对批评“位置”的警醒 , 是您学术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 。 海外华人作家、学者之间的分歧、论争 , 带来的不一定是问题 , 也可能是激活学科的动力 。 目前 , 中国境外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分别为北美华人学者、台港学者、新马华人学者 。 蔚为大观的《马华文学批评大系》11卷本 , 囊括了当下最有批评活力的马华学者 。 马华学者的研究不仅面向马来西亚文化界 , 也面向中国学界 , 旅台马华学者还同时面向台湾学界 。 然而中国大陆除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学者 , 其他领域学者较少介入 , 这是一种不对称的研究 。 您如何看待目前这种研究不对称的状况?您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中国大陆学派”有哪些期待?
刘小新:我认为 ,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中国大陆学派”的未来发展 , 要在四个方面实现转型:
一是重新认识华文文学的文化政治功能 。 长期以来 , 由于华文文学批评受到形式主义的纯审美观念的深刻影响 , 偏向于以本质主义的“文学性”观念为依据来评判华文文学 , 从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华文文学与政治的关联 。 这无疑导致了华文文学批评的贫血症 , 而“华人文化诗学”主张从纯审美研究视域转向文化政治阐释 , 有助于克服这一不足 。
二是重新建立华文文学研究的历史视域与反思维度 。 进步的华人文学写作必须努力揭示出不平等的权力结构 , 努力成为弱势族群争取平等权力的文化代言与美学表达 , 建构一种能真正有效地反思历史、思想当代和批判现实的能力 , 真正成为西方人文知识体系内部的批判性少数话语 。 华文文学研究尤其需要重视这个面向 , 构建属于这个学科的独特历史感和批判意识 。
三是完成从传统的作品概念到文本和话语的观念转换 。 华人文学批评在研究对象上不应画地自限 , 应建立开放的文本观念 , 把自己的研究对象定位为华人文本 。
四是期待具有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学者加入既有的研究队伍 , 包括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和比较文学学者 , 还包括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移民问题研究的学者 。
陈庆妃:新移民作家是目前海外华人作家中最活跃的群体 , 他们与国内文坛互动紧密 , 甚至被誉为中国文学的“海外军团” , 纳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视域 。 新移民文学与当代中国天然的亲缘性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但也可能造成对其“海外性”的遮蔽 , 无法凸显华人海外写作的发言位置 , 从而弱化了新移民文学的价值 。 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刘小新:“海外性”是新移民作家非常重要的特征 , 也是他们区别于大陆当代作家群体的一个重要位置 。 事实上 , “海外性”不仅仅只是一个空间概念 , 更是思考新移民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视野 。
第一 , “海外性”是对海外华人的离散生存方式的具体反映 , 它将海外华人的书写纳入多元互动的文化场域中予以观察和认识 , 以具体的、历史的视野去观察新移民文学 , 向他们对自身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的“在地回应”充分敞开 。
第二 , “海外性”意味着更加开放的视野 , 展现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建立密切关联、开拓世界性视野的努力和追求 。
第三 , “海外性”体现了华文文学所具有的文化间性 , 表征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 。 这种文化间性、可沟通性强化了中华文明的全球视域 , 在尊重多元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 成为沟通中华文化传统与西方文明的重要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