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最大宋元冶鐵遺址 考古遺存再現古時冶煉“神功”( 二 )


據此判斷 , 該地古代工匠通過改良塊煉鐵爐的爐型結構 , 優化還原氣氛 , 可通過塊煉鐵技術直接冶煉成高碳鋼 , 免去熟鐵滲碳過程 。 這是一個在當時極為先進的冶鐵技術 。 作為中國最大的宋元冶鐵遺址 , 下草埔冶鐵遺址成為首個科學系統考古發掘的、塊煉鐵和生鐵冶煉並存的冶鐵遺址 , 其獨特的板結層冶煉遺物處理技術在國際上被首次發現 。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在泉州申遺評估報告中認定 , 下草埔冶鐵遺址「代表了從泉州港交易的鐵的生產」 , 且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可以找到完整生產系統的地方之一」 。
見先民智慧
「包括板結層在內 , 下草埔發現的冶鐵遺蹟 , 集中於宋元時期 。 」自2019年10月進駐安溪青洋村後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李佳勝扎根考古一線 , 在歷時一年半、前後共三期的考古發掘中 , 他參與並見證了下草埔冶鐵遺址每一個重要瞬間 。 所謂板結層 , 是指冶鐵時將煉出來的爐渣堆積、壓實、剷平後形成平地 , 作為隨後冶煉的操作平台 。 平台堆滿後廢棄舊爐 , 人自下而上 , 繼續開爐冶煉 。
李佳勝介紹 , 冶鐵遺址中每60到80厘米就有一個板結層 , 按此推算 , 青陽下草埔四周的小山丘可煉數百年之久 , 這充分體現了先民在處理人地關係的智慧 。
爐火不熄 冶鐵成器
安溪縣博物館館長易曙峰介紹 , 宋元時期以安溪下草埔遺址為代表的冶鐵作坊 , 與晉江下游的冶煉鑄造作坊共同構成了泉州完整的冶鐵業生產鏈 , 各種鐵產品從此出發 , 銷往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 安溪青陽鐵場的爐火燃燒了500年 。 明代以後 , 隨着安溪冶鐵業中心的轉移 , 昔日人聲鼎沸的鐵場一度淪為梯田 , 然而 , 冶鐵技藝在當地傳承了千年 。
蔡阿虹說 , 遺址發掘期間 , 村民紛紛圍觀 。 有工作人員隨口問一村民姓甚名誰 , 村民稱自己叫余爐火 , 家中數代鐵匠 。 青洋村的余氏及其宗祠 , 竟「守護」了這個遺址近千年 。 安溪縣委書記劉永強介紹 , 1991年廣州春交會 , 安溪藤鐵工藝的鼻祖陳清河 , 將普通的山藤竹木、鐵線鋼板 , 脫胎換骨成一個新的工藝品種「藤鐵工藝」 , 海外訂單紛至沓來 , 如今 , 已成為「世界藤鐵之都」的安溪 , 藤鐵工藝產業實現產值200億元 , 產品主要出口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