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从一人到亿万人

中新经纬4月14日电 如何让小众非遗走进大众日常?小罐茶“大胆”一试:用中国人最熟悉的“福”承载传统手艺 , 利用数字化技术为非遗作品通关元宇宙 , 而在自己擅长的茶行业 , 小罐茶把非遗制茶技艺装进了一个个小罐 。 有赞许 , 也有争议 , 但每一次讨论都让这些原本束在高阁的“老宝贝”再次站在世人面前 。 这可能也是小罐茶的暗藏“心机”:回归生活的文化 , 才能长存永续 。
一、当远方的哭声渐近
前几年 , 大热的辩论综艺《奇葩说》提出过这样一个辩题:艺术馆着火 , 是救猫还是救画?画代表的是文明、文化、艺术;猫是当下的生命个体 , 眼前的急迫 。 用节目中辩手的话说:“画是远方的哭声”“猫是现实的呼喊” 。 辩题是虚设的讨论 , 若远方的哭声真的到了耳边 , 我们还能安之若素吗?
2005年 ,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传与无形文化遗产 , 激起国人“文化被抢了”的愤慨 。 “幸运”如端午 , 有亿万国人惦记 , 可其他成千上万类非遗文化的哭声却离我们越来越近 。
|非遗保护:从一人到亿万人
本文图片

韩国江陵端午祭 , 图片源自网络
近十年来 ,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做出了诸多努力 , 不断完善非遗保护法律 , 建立国家、省、市、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 , 并逐年增加非遗保护经费 。
但还远远不够 。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 , 不少非遗技艺逐渐失去了其原本功能 , 又因不能很好地重新融入现代社会而面临消亡 。 单就非遗大省山西来说 , 从1984年开始 , 平均每4-5年就有一个小剧种消亡 , 三分之二的剧种和曲种在艺术舞台上消失 。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表示:“每一分钟 , 都有文化遗产在消失 。 再不保护 , 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就没有东西留存了 , 如果我们再不行动 , 我们怎么面对子孙?”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庞大、种类丰富 , 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 。 传承人的保护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保护非遗的关键 , 但现在不少非遗却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 学习一门非遗手艺 , 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 愿意投入时间长年累月的打磨 , 才有可能取得一点点成绩 , 看上去“投入产出比”不高 , 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 。
如何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传统和现代的冲突 , 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商业社会 , 是非遗保护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
二、非遗敲开元宇宙的门
|非遗保护:从一人到亿万人
本文图片

三件非遗数字藏品(从左至右:“稷山螺钿”“乌铜走银”“楚式漆艺”)
2月23日 , 三件非遗数字藏品“稷山螺钿”“乌铜走银”“楚式漆艺”在鲸探平台正式上线 。 鲸探平台是蚂蚁集团旗下专注数字艺术文化收藏的平台 , 通过3D建模算法模拟及区块链技术 , 将艺术品转化为数字藏品 。
鲸探平台于2021年10月21日上线了聚焦传统文化保护的“宝藏计划” , 目前已经推出三期 , 第三期更是以“我是非遗守艺人”为主题 , 上线作品均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打造 。 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爱珍创作的“稷山螺钿”便是其中的作品代表 。
“稷山螺钿”中的“螺钿”是一种将贝壳镶嵌入漆器的工艺 , 从胎型设计、画刻图案到镶嵌螺钿共有11道主工序 , 工艺极其复杂 。 “螺钿”在中国周朝时期就已经流行 , 在唐朝传入日本;但这门流传千年的古老技艺 , 在清末却面临失传 。 工艺师李爱珍在原材料不变和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 , 创新产品种类 , 在产品文饰和造型上不断拓展 , 这才使生产的传统大漆镶嵌螺钿产品重新行销各地 , 让稷山螺钿迎来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