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樵:一诗一得(1041—1050)

|归樵:一诗一得(1041—1050)
本文图片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 , “诗境”来自诗人“心境” 。 为诗者 , 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 , 须得“悟境” , 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 , 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 。 读一诗 , 得其一 , 自足矣 。
|归樵:一诗一得(1041—1050)
本文图片

1041
辞故乡
潘乐乐
去去车孤麦地黄 , 桑榆一线渐迷茫 。
平原莽荡愁无著 , 解送愁人只夕阳 。
在车孤、麦黄、桑榆迷茫、平原莽荡的意象中突出夕阳 , 使诗人要传达的辞乡伤别情绪更加浑然 。 (归樵)
1042
松原
飘然
古来取士守署垣 , 今时科考买场喧 。
南人不解说何地 , 宁古塔外即松原 。
吉林松原高考舞弊 , 谓通监考为买场 , 一城皆乱 。
清代不少文人学子因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 , 而今此地却成“科考买场 。 ”一二句古今形成张力 , 三四句强调“宁古塔”最可增强讽喻力度 。 (归樵)
1043
陈去病墓
飘然
君名去病去谁病 , 国有顽疾可奈何 。
我生迟君一百载 , 并立斜阳发浩歌 。
一二句伤感怅然 , 三四沉郁不吐不快 , “并立斜阳发浩歌”“发”字振起 。 (归樵)
1044
早春杂兴
青凤
本本藤藤早晚功 , 一拳小圃爱东风 。
今年移种破寒早 , 复恐锄多伤蛰虫 。
“今年移种破寒早 , 复恐锄多伤蛰虫 。 ”矛盾中见仁人之心 , 怜悯情怀 。 (归樵)
1045
即景
董学增
燕入泥巢堤岸柳 , 杏围村落酒旗风 。
流霞识得桃花渡 , 欲共春波一处红 。
转接句“识得”“欲共”动态演示构成鲜活的场景 , 加之“流霞”“桃花渡”“春波”“红”等绚烂的视觉语言 , 构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 (归樵)
1046
初夏之一
董学增
长川絮尽垂青柳 , 小院红消倦紫薇 。
沉梦不知荷叶瘦 , 卷帘犹忆海棠肥 。
“卷帘犹忆海棠肥”自易安《如梦令》翻出 , “犹忆”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惜春之情 。 (归樵)
1047
童年梦
王德珍
霞融池上绿 , 风动一枝桃 。
欲剪春千缕 , 绣娘云锦袍 。
“欲剪春千缕 , 绣娘云锦袍 。 ”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亲情 , 化作可见可触的形象 。 正所谓“真诗之人 , 心合造化 , 言合万象 。 且天地日月草木烟云 , 皆为我用 , 合我晦明”是也 。 (归樵)
1048
小草
冉长春
不必一时红 , 不必一时紫 。
惟祈一眼青 , 直到为君死 。
三个“一”形成层进关系 。 谁言五绝忌复字 , 巧用复字 , 亦可高古 。 可见诗无定法 。 (归樵)
1049
桃花源感怀
万全亭
逃秦曾此种桑麻 , 鸡犬声中绝世哗 。
我欲浮舟武陵去 , 桃源今亦属官家 。
【|归樵:一诗一得(1041—1050)】先人逃秦 , 今无可逃者 , 夺胎换骨也 。 语浅意深 , 其寄慨人人皆可深味 。 (归樵)
1050
安检
横道子
欲通鹏路过斯门 , 点检周身到窘裈 。
行李一肩唯剩梦 , 岂知危险是灵魂 。
灵魂是主导和决定行为的因素 , 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寻找一种现实的寄托 。 再危险的灵魂 , 安检也无济于事 。 安检灵魂,真妙思也 。 (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 , 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 , 回归于天然纯粹 , 便有归樵别名 。 喜读诗词 , 偶有一得;好乱涂鸦 , 聊补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