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想改变世界,长大后世界却改变了我们,我们青少年怎样做才能改变世界( 二 )


有目标很重要,因为,如果不知道要去哪里,通常,哪里也去不了 。
哈佛大学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相仿的年轻人调查发现:他们中间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并能把目标写下来,经常对照检查 。
25年后,3%的那群人 , 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懈地努力,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
10%的那群人 , 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
占60%的目标模糊的人,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
剩下的27%,他们的生活过得不如意 , 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社会、世界 。
由此可见,目标越清楚,人生就越容易成功 , 即便是起点差不多的人 , 也会因为有无目标的差异而大相径庭,不禁让人唏嘘 。
(2)职涯目标与人生主题
那么 , 你此生的目标是什么呢?
先来看看这个社会给我们设定的成长目标——
男人:助理、主管、经理、总监、VP、CXO、总裁、创业、投资人……
女人:助理、主管、经理、总监或总监的老婆、VP的老婆、名校毕业生的妈妈、CXO的老婆、妈妈或奶奶……
我们可以再把这些目标具象化:
当企业高管 , 开全国连锁的店铺,拿到博士学位,赚够1个亿,做出一个能改变世界的产品……这种一辈子的清晰目标会因为种种外在原因难以实现 。
不要再以一种线性思维思考现实问题,不要再狭隘的认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工作目标就是晋升 , 生活目标就是幸福快乐 。这样的话,你会陷入无限的焦虑中 。
叔本华有一个非常形象的“钟摆理论”:人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需求没满足时是痛苦 , 需求满足时是无聊 。
所以,你的职涯目标,应该等同于你的人生主题,这样你就不会纠结于那些具体的目标,也不会局限于某一特定职业上,把自己的人生过的越来越闭塞,在“痛苦”与“无聊”中来回摆动 。
“主题”往往不是某个清晰的目标 , 不是收获什么成果 , 也不是实现什么结果 。它可以被描述成一个可以持续不断从事的过程 。它可能很抽象比如“支持他人”,也可能很具体,比如“写作” , 但都有一个特性,就是“没有结束的时刻” 。
当发现自己的人生主题之后,你不会感觉自己的可能性变少,反而发现可能性变多了 。相比“目标”这个短期、明确、具体的概念而言,人生主题更像是一个大方向 。目标只是一枝花,而人生主题却是一个花园 。
2.是时候抛掉你的职涯甜筒了!
(1)这是个变化的时代
小迪本来是一家新兴互联网教育公司的文案策划 。这是她自己特别喜欢的工作 。虽然 , 会经常周六日还在写稿 , 半夜12点被拉起来想创意,想了创意又被无数次驳回……但她很享受 。无奈,都是公务员退休的父母却一直不同意她待在这样的公司里做这样的事情 。他们通过各种关系,最终把她弄到了一家大型央企里 。现在她上班基本上就是待着,不需要做什么事情 , 非常轻松 。而且 , 还有可以看得到的稳定做保障,这样她的父母才满意的回老家去了 。
出生在四、五十年代的父母们,他们基本都是在一家公司完成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的 。所以 , 即便在今天他们也坚信:稳定才是工作的首要前提 。于是坚持让自己的孩子去从事政府机关的工作,去当教师,即便去企业,也要选择去国企、央企 。因为,“跟着有保障的组织走才能获得平稳长久的发展”,这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要在组织内部求发展 。稳定、不辛苦、适时晋升,这就是所谓的“职涯甜筒”,类似“铁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