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问题儿童那么多缺少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是原因( 四 )


回想我小的时候,那个时候, 春天 , 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我们采来做成花环;
夏天,到处都是红红的野果 , 吃个肚儿圆;
秋天,我们一群小伙伴坐在山头上玩“打仗”,一起烤土豆,上树掏鸟蛋 。乡间的小河边,总是传来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 。
每到暑假 , 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牵着牛去山坡上吃草,而我们就在一边用黄泥 , 做成各种形状的物品,玩的不亦乐乎 。等到太阳下山,我们才骑在牛身上往家赶 , 像个凯旋的勇士 。


夏天的夜里,热的睡不着,我们就把萤火虫抓来,放在透明的瓶子里照亮,直到夜深了才肯散去 。
童年的我们总是在奔跑,总是在欢笑 。至今回忆起来,依然是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
我把这些讲给儿子听 , 儿子的眼神里充满了惊奇和羡慕 , 这些都是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新鲜的世界 。
每次我讲完了,儿子都会央求我再讲一遍,甚至请求我带着他回老家去住一段时间 。
我反问他 , 你现在比妈妈小时候幸福多了,有那么好吃的,好玩的,妈妈小时候可什么也没有的 。
儿子摇摇头说,妈妈,我更羡慕你,可以那么自由 , 无拘无束,有那么多朋友 。
的确,孩子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每天身处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中,浸泡在信息混乱的网络里,很少有机会再去接触户外和大自然,无法深切体会其中的乐趣 。


早在2005年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就在他的《 林间最后的小孩 》一书中提出了“ 自然缺失症 ”的概念 。
这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 社会 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 尤其是对自然的感知力差 。


在“ 科技 生活”的包围下,包括现在很多身在农村的孩子,也逐渐远离了大自然,孩子们玩乐的方式多局限于网络、手机 游戏 或室内游乐场 。有的孩子甚至直接表示“我更喜欢在屋里玩 , 因为只有屋里才有电源插座 。”
他们已经逐渐失去了和自然亲近的本能,甚至觉得在自然中玩耍似乎有点儿没出息、古怪、幼稚、无聊 。
就像很多年前,三毛在《塑料儿童》中写到的 , 她带几个孩子去领略大海的壮美,而孩子们却一路埋头打 游戏,到了海边也不为所动,说,这就是海?。颐腔厝グ桑惆攵剂耍?
影片《大自然在说话》中有一句话: 大自然不需要人类 , 而人类需要大自然!
研究显示 ,“自然缺失症”不仅仅是孩子对大自然不敏感,还会导致孩子们感觉迟钝,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欣赏能力减弱,创造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近视、肥胖、身体协调性差 。
并且容易出现暴躁、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也会对自然缺乏起码的敬畏和尊重,间接损害着儿童的道德、审美和智力成长 。


爱默生说过:“ 培养好人的秘诀 , 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儿童越来越少的自然体验,和自然的断裂,会让孩子失去对生命的体察,甚至一生失去支撑内心的力量,这不仅仅是对未来一代 健康 发展的影响,最终将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
儿童发展心理学表明 ,  孩子不断发育成长,来自于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这些感官的综合发动、全天候无死角地接受外界刺激 。
而大自然是一个可以动用所有感官,并且在做中学的地方,其中充满了各种“活动零件”和无限的可能性,充满了神秘和未知,需要充分地观察和感知、 探索 与思考,从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