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英雄斯坦李,斯坦李谈蜘蛛侠( 三 )


这种“家庭内部意识形态”(domestic ideology)的霸权地位又引发了男性气质的次生危机,即男性力量和成功的标识——大公司的一份工作、郊区的一栋房屋以及一个小鸟依人的妻子——反过来以过度工作的形式威胁着男性气质 。这些形式包括心脏病、被强势女性掌控、母亲崇拜以及从众 。从众代表着男性个体主义通过家庭生活和组织(工作)的形式被侵蚀 。因此,对于战后美国男性而言 , 若要成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和正统规范的男性,他们需要小心翼翼地迎合标准和调试个体的身份认同 。因此,当时大众文化中的男性角色也不得不在这种夹缝中徘徊不前 。
当现实生活中的男性如履薄冰地试图让自身符合正统社会男性气质时,DC漫画公司利用夸大和高于现实的超级英雄人物轻而易举地满足了以上所有条件 。超级英雄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男性身份:刚健有力、异性恋、隐晦地表达个人主义但与此同时仍处于规范的限制内 , 接近于一位“遵从的异见分子”(conforming non-conformist) 。相较于超人,漫威漫画旗下的蜘蛛侠则并不是一位理想男性 。相反,他是一位有些神经质的、时常为生活琐事焦头烂额的少年 。在从男孩(boyhood)通往男人(manhood)的道路上,磕磕绊绊,荆棘丛生 。

漫威英雄斯坦李,斯坦李谈蜘蛛侠

文章插图
彼得·帕克是一位典型的白人中产美国少年 。他被蜘蛛咬过成为超级英雄之后,第一个念头是当一个表演者,利用这个技能赚钱,超能力也的确让他在电视节目上一夜成名 。而当他遇到一个小偷并放走他之后,他对警察说:“对不起兄弟!那是你的工作!我已经过了那个被任何人呼来喝去的阶段!从现在开始,我只关心我自己!”自私的代价是,他的叔叔后来被他放走的那个小偷杀害了,他由此丧失了人生中唯一一位父亲一般的亲人 。这次丧亲之痛让他幡然醒悟 , 为亲人报仇的动力驱使他踏上了真正的超级英雄之路,愧疚感让他承担了更大的责任 。在这里 , 他所拥有的超能力不仅没有帮助他的日常生活,反而让他要处理的问题更为困难棘手了 。
反过来说,彼得·帕克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作为一个超级英雄的行为 。在叔叔去世之后,他承担起了照顾婶婶的责任,包括金钱上的责任 , 比如付房租、医药费和生活费,与此同时,他也要在婶婶面前隐藏自己超级英雄的身份 。而在感情历程中,他持续经历着拒绝、成功、遭遇对手的循环 。在学校,他要面对一位英俊的运动员的嘲讽 。
在Mark Timothy看来,蜘蛛侠是一个普通美国男性在挣扎中努力“操演”超级英雄角色的故事 。相较于DC呈现的理想型男性气质,以及通过超级英雄身份来掩盖男性气质危机和男性焦虑的企图,漫威在角色设定上一开始就包含了对于男性气质危机的清晰阐释,甚至还夸大了对于男性焦虑的表达 。以蜘蛛侠为例,他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种种问题,伴随着循环往复的“危机-危机解除模式” , 推动着英雄人物和情节的持续发展 。因此,蜘蛛侠展示的并非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下的男性气质;相反,通过处理生活中的种种危机和困境,蜘蛛侠的故事不厌其烦地向读者展示着神经症、失败和焦虑,而这些恰恰是残酷现实中构成美国男子气概的基本特质 。
漫威英雄斯坦李,斯坦李谈蜘蛛侠

文章插图
60年代的美国偶像:超级英雄拥抱个人主义1966年,在第38期连载《神奇的蜘蛛侠》中,一场学生抗议活动在彼得·帕克就读的大学展开 。他和一位同学就这场学生运动展开了如下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