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直被民间神话说得很厉害 , 说诸葛亮足智多谋 , 神机妙算的 。而我却很不喜欢他 , 如果把他跟阿斗做比较,我会更喜欢阿斗 。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 , 时势造英雄,三国时代的确造就了很多的英雄人物 , 但我认为诸葛亮绝对是个自私自利的伪君子 。他为了自己建功立业,首先是置汉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 , 后来是置蜀国和魏国人民利益于不顾,他的所作所为很少考虑利人利己原则,贸然六次北伐挑起事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蜀国和魏国数十万人民都死于非命,本想损人利己,结果却是损人损己 。
另外 , 诸葛亮也不是很有眼光的人 。试想,如果他一开始就不要跟随刘备,而是跟随曹操 。则中华民族就很容易实现低成本的统一 , 可以避免多少生灵涂炭,可以少消耗多少国民财富 。
第三 , 诸葛亮刚愎自用,事必亲躬,不会分工、分权、分钱 。最终导致自己积劳成疾 , 抱恨终身 。幸好他死得早,要不然还有多少人会死于非命 。
有些人一辈子,“没有作为”比“有作为”还好 。比如说诸葛亮,如果没有他,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最好的 。如果有,他应该跟随曹操,而不应该跟随刘备 。如果跟随曹操的话,凭着曹操的智慧和勇敢 , 他能够很快一统天下 。汉朝到了这个时候本来就应该灭亡,天下不是刘家的,天下是人民的 。所以 , 天下如果不能回到人民手中,那么给曹操比给刘备会更好 。曹操智勇双全,是真正的英雄豪杰,纵观当时的天下 , 曹操是最有资格当皇帝的英主 。而刘备不过是为了一己之私利,打着皇室的幌子想当皇帝而已 。
诸葛亮一有机会就开始挑衅,把人民的利益置之度外 。六出岐山,其实都是去侵略别人,人家没有理你,你每次去惹事干什么 。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是典型的损人损己,祸国殃民 。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祸国殃民】而阿斗却不同,他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事 。其结果是得到“此间乐,不思蜀也” 。即自己快乐了,也至少避免了数十万人继续与魏国作战而死于非命 。
如果,阿斗不作为,诸葛亮也不作为的话,那么曹操就可以早一步统一中国;如果阿斗要是能干点的话,要继续抗争,那么死于非命的人一定会更多,阿斗的示弱和装傻都体现了利人利己、利国利民的原则,不但自己避免了死于非命,而且人民也不再要跟刘备在位时那样生灵涂炭了 。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 自然想有点不世的功业 , 而不顾整个蜀汉民生凋敝,三国中蜀汉老百姓的负担是最重的 。从军事层面来讲,蜀国是属于易守难攻 , 山道崎岖 , 是属于防守的上上之地,应该采取守势,着力发展本国的经济、财政、人口,注意招贤纳能,积蓄实力,等待魏国国内生变,待机出击 。而不应该是诸葛亮这样采取积极攻势,消耗本就贫乏的国力进行远征,单单因为诸葛亮年事已老想在有生之年完成一统大业,就有了让蜀国牺牲数十万百姓的六次北伐 。这也是诸葛亮自不量力的表现 。
如果我是阿斗,我也会为了蜀魏人民的利益而投降魏国的 。
当然,历史不可以假设 。但我们一定要从历史中得到借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时代,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坚持“利人利己”至少是“利己不损人”的原则;每个国家都坚持和平共处、优势互补原则;每个有志于成就大业的人一定要学会选对行业跟对人,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市场最需要的事是最重要的 。这样才更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富裕和和谐 。
- 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 历史上是诸葛亮厉害还是司马懿厉害
- 马谡失街亭是诸葛亮第几次北伐 如果马谡街亭不失
- 贾诩与诸葛亮 贾诩比诸葛亮强吗
- 刘备托孤留给诸葛亮遗诏的真正含义
-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呢 如果刘备不三顾茅庐诸葛亮会出山吗
- 诸葛亮杀大将魏延的真实原因
- 诸葛亮徒弟姜维被称为什么 诸葛亮是谁的徒弟
- 诸葛亮害怕言行被记载 蜀汉政权不设史官
- 历史上“草船借箭”并非诸葛亮 而是孙权
- 诸葛亮为啥六出祁山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祁山是现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