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大计的后台老板是谁?( 二 )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 , 提剑出燕京 。
 
古往今来 , 人们都认为刺秦大计的策划者是燕太子丹 。这是对荆轲刺秦王的第一大错误解读 。表面上看,这还能有什么疑问?你看,殷勤招待田光、荆轲的是太子丹,投资金额最多的也是太子丹,心急火燎催荆轲上路的还是太子丹 。最重要的 , 这种误读来自太子丹对荆轲说的一段话:
 
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 , 秦王贪其贽 , 必得所愿矣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彼大将擅兵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 。以其间诸侯 , 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 。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
 
“丹之私计”,把版权归自己所有 。如果我们照单全收,按照字面去理解理解 , 就把问题简单化了 , 结果让我们与历史真相擦肩而过 。下面让我们仔细分析刺秦大计浮出水面的详细过程 。
误解的另一个原因是刘向《战国策》对荆轲传的特殊处理,以后我们再将这个问题 。
这段话是太子丹自己的想法吗?太子丹有这个能耐吗?让我们看看太子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一、一心只想报私仇的太子丹
太子丹性格上有很多弱点,简述如下(详细情况请参阅《败事有馀的太子》一章) 。
意气用事的太子 。太子丹小的时候先在赵国作人质 , 秦王也生在赵国,他们两个玩得不错 。太子丹命中注定是一位资深的人质,后来又到了秦国作人质,秦王不仅不念旧交,反而羞辱他 。太子丹咽不下这口气 , 竟不顾两国的协定 , 私自逃回了燕国 。这应该是当时外交上的一件大事 。太子丹的任性,不顾大局,在这件事上充分表现出来了 。
不顾大局的太子 。太子丹回到燕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倾整个国家之力与秦国拼了,只是可惜国家太小 , 力量不如人家(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 国小 , 力不能) 。可见太子丹也是一个不太讲究策略的人 。
心里没数的太子 。秦国的军队向东讨伐诸侯各国,很快就要打到燕国了,燕国的群臣都担心大祸临头 。太子首先想到的是问鞠武,鞠武先大大渲染了一番秦国的土地如何广大,人口如何众多,士兵如何厉害,接着就说秦王现在想的就是咱燕国这块地方,并劝太子丹不要因为个人被秦王凌辱的怨恨,惹怒秦王(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的第一反应就是 , “那么怎么办?”鞠武答道 , 容我想一想 。看了这番对话,就知道太子丹与鞠武的关系不是统帅与军师的关系,而更像是小学生与老师的关系 。太子丹那茫然无知的眼睛,总是期待着他的师傅给他支个高招,报被凌辱之怨恨 。鞠武也清楚他这个学生的斤两,不小心就会捅出什么大娄子,所以就借秦国的强大来镇唬一下被气昏头脑的太子丹,结果才有那“长别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一番劝告 。面对当前的危急形势,到底该怎么办,此时的太子丹和鞠武都没有数 。
乱了章法的太子 。这时秦国的大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跑到燕国来,太子把他收留下来 。你想,秦王这时正是虎视诸侯,掂量着先从哪里下嘴,大家都避之犹恐不及,图苟且多活一会儿 。太子丹真牛,他向鞠武讲的收留樊将军的理由也很漂亮,“樊将军穷困于天下,今天选择来投奔我,我不能害怕强秦,抛弃这个可怜的朋友 。”我们不要被这番漂亮的话所迷惑,太子丹心里的小算盘很清楚:我现在不是打不过你秦王嘛,但是天赐良机,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收留樊於期本身就是向秦王叫板的最好手段 。同时,太子丹也不会没想到,樊於期是员大将,又是秦王的仇人,是将来军事上报复秦国的重要砝码 。此时的太子丹能想到的仍然是以军事的手段来对付秦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