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中那些死得最悲惨的人

话说楚灵王醉卧于乾溪之台,突然听说国内发生了政变 , 换了新王,他的两个儿子,也被篡位者杀死了 。顿时,楚灵王浑身发抖,从床上跌到地下,失声大哭道:“我不是为自己伤心,我是为儿子伤心 。我对儿子多好?。?他们怎会遭到这种报应?。磕训朗抢咸斐头N遥?杀别人的儿子杀多了吗?”郑丹说:“鸟兽也知道要疼爱自己的子女,何况是人 。”灵王叹了口气:“唉!寡人现在如何是好?”郑丹说:“整顿军马,火速杀回去,与叛军决一死战!”灵王说:“好吧,宁可一战而死,不可束手就缚!”于是,楚灵王集中现有的兵力,准备杀回去 , 突袭袭郢 。但是,他手下的士兵们都已不听使唤了,纷纷伺机逃跑 。楚灵王大怒,抽出佩剑 , 连续斩杀逃兵数十人,仍然不能制止,到了訾梁这个地方时 , 追随他的人,仅剩下一百多人了 。楚灵王环顾四周,看了看这些忠心耿耿的人后,扔下了宝剑:“事不济矣!我玩完了!都散了吧,何必耽误大家!”他就把楚王的王服脱下,扔到了河边 。郑丹说:“大王 , 既然拿不下郢都,我看这个地方还可以暂时住下,不如守在这里,先观察观察,看看国人究竟向着谁?说不定还有机会 。”楚灵王说:“全国人民都背叛了我,还观察个屁!没用的 。”郑丹又说:“若不然,还可以再逃到别的国家,寻求政治避难,向诸侯们借兵,再杀回郢都,这样也还可以自救 。”楚灵王说:“诸侯?现在哪个诸侯还会帮我呢?他们都在看我的笑话 。我听说一个大福不再了的人 , 还跑去求人 , 就只会自取其辱 。”郑丹见楚灵王不听,害怕自己将来也受到连累 , 就与倚相二人私下悄悄地溜走,逃回到了楚国 。楚灵王不见了郑丹,四处徘徊,手足无措 。他的随从们,见再也没有指望,也只好无奈的离他而去,没过多久,人都散尽了,就剩下楚灵王这一个光杆司令了 。楚灵王独自一人漫无目标的望前走着 , 他的肚子饿了 , 见不远处有个村庄,就想到那个村里讨点吃的 , 要口水喝,但他不认识路 。而村人也有晓得是楚王的 , 只因新王法令太严,哪个不怕?就这样,楚灵王忍饥挨饿,一连熬了三天,没有食物,滴水未进 。终于,他饿倒在地上,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全身都不能动,单单只有两个眼睛睁着,还可以动 。他看着路傍的每一个过往行人,希望能遇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从这里经过,救他一救 。但是,他看到的人 , 都会离他远远的绕道而行 。忽然 , 他看到了一个熟人 , 认得是以前守门的小吏 , 唤作涓人畴 。楚灵王像看到救星一样叫道:“畴!过来救我 。”涓人畴见是大王在叫他 , 只得上前叩了个头 。灵王说:“寡人已饿了三天了,你为寡人寻点饭来 。”涓人畴说:“新王有令 , 敢为您送饭的,灭三族,臣不敢啊 。”灵王叹了口气,叫涓人畴坐下来,把头枕在他的大腿上,睡一会觉 。涓人畴等楚灵王睡着的时候,就用一块土让灵王枕着,自己抽出大腿,飞快的逃跑了 。等楚灵王醒来的时候,喊涓人畴,没人答应,用手一摸,头下枕的是一个土块,不觉呼天痛哭,有声无气 。正当他奄奄一息的时候,有人驾着一辆小车从这里经过 。车上的人听那哭泣的声音有点像是楚灵王,他就走下车来 , 仔细察看,果然是楚王!于是,那个人慌忙拜倒在地,问道:“大王为何流落在这里?”楚灵王泪流满面,却不认识,就问道:“你是谁?”那个人说:“我是申无宇的儿子,名叫申亥 。以前,我的父亲两次得罪过您,您两次都没杀他 。所以我父亲在临终时嘱咐说:‘假若他日大王有难 , 汝必舍命相从!’臣牢记在心 , 不敢有忘 。如今到处都是蔡公的党羽,此地不可久留 。”说完,申亥就跪着为楚灵王喂粥 。楚灵王悲不能语,勉强下咽后,就可以稍稍站起来了 。然后,申亥将楚灵王抱上车 , 带回到他的家里 , 藏匿了起来 , 让他宽心居住 。楚灵王住在这里 , 哪能宽心,整天只是唉声叹气,一言不发 。申亥每天都跪着为楚灵王进食,灵王只是啼哭,全不沾唇 。为了取悦灵王,申亥就让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侍寝,去陪楚灵王睡觉 。楚灵王看着两个美女 , 毫无感觉,坐在哪里,衣不解带,悲叹了一夜 。这一夜,他想了很多很多的事,该想的都想了一遍之后,就收了眼泪 , 上吊自缢而亡 。申亥见楚灵王死了,不胜悲恸,就亲自挖坟掩埋了他,下葬的时候,杀其二女以殉葬焉 。再说熊弃疾这边 。熊弃疾就是新登基的楚王,史称“楚平王” 。楚平王才当国君不久的时候 , 因为楚灵王失踪了,一直没有找到,而国人们也都不知道楚灵王究竟是死是活,所以 , 各种传说铺天盖地,人情汹汹 。经常到了夜里,就会有人大呼小叫的讹传:大王又杀回来啦!吓的男女老少们惊慌失措,开门外探,一夜反复几次 , 无法安睡 。楚灵王的余威还是蛮大的 。新上台的楚平王伤透了脑筋,他就秘密派人在汉水之傍捞取了一具无名死尸,套上楚灵王的冠服,从上流放至下流,诈称已经寻到楚王的尸首,人心这才开始平定了下来 。
楚平王将这具假王尸首风光大葬了 。当然 , 君王去世,要用一个字来归结他一生中的功过是非,所谓定“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