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如此推断 , 原因还在于:一、庄子曾谈到“孰为牺樽” , 而“牺樽”是酒器 , 盖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二、庄子曾“往贷粟于监河侯” , 可能是因其专门从事手工业(制作漆器)而没有分得耕地 , 且薪俸微薄所致 。 据张飞龙《中国髹漆工艺与漆器保护》一书可知 , 漆器加工是一个复杂的、多任务序的劳动过程 , 是手工业专门化以后的产物 。 劳动者必须从以获取生活资源为目的的日常劳动状态下摆脱出来 , 从事专一的漆器制作 。 因史料阙如 , 如果认为庄子是一个手艺高超的漆器雕刻者 , 甚至是专门为王公贵族制作漆器的能工巧匠有些武断的话 , 至少可以认为庄子对漆器雕制过程是非常了解的 , 且常与工匠打交道 。
在《庄子》中 , 不仅“匠、匠者、匠石、匠人、工匠”等频频出现 , 且深谙其中的要领与甘苦 , 对工匠技艺惟妙惟肖的刻画 , 如“轮扁斲轮”(见《天道》)、“庖丁解牛”(见《养生主》)、“佝偻者承蜩”(见《达生》)、“捶钩者有守”(见《知北游》)、“匠石运斤成风”(见《徐无鬼》)、“梓庆削木为鐻”(见《达生》)等 。
此外 , 还有一段话也能对了解庄子任“漆园吏”时做什么有所帮助:“庄子行于山中 , 见大木 , 枝叶盛茂 。 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 ”(《山木》)庄子之所以去山中 , 很可能是要去找雕制漆器的木料 , 且在《山木》中也提到“破为牺樽”的是“百年之木” , 而古木无疑也是以山中为多;况且山中还有“伐木者” , 虽没明确说明他们是同行还是偶遇 , 但至少也说明在那山林之中可以发现有价值的木料 。 《庄子》中“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见《庄子·达生》) 。 漆器制作前要到山中找合适的木料 , 并且为保证漆器的质量 , 使其不翘不裂 , 经久耐用 , 需要仔细择选 。
通过上述材料的相互参证 , 我们发现 , 身为“漆园吏”的庄子深谙漆器制作 , 很可能是专门为王公贵族制作漆器的能工巧匠 , 而非只负责管理漆林的小吏 。 以上是笔者对庄子“漆园吏”身份的一些推断 , 但推断本身并非出于考古的兴趣 , 而是希望借此对庄子其人其学能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 , 图源网络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
- 列车|川端康成:“在这瞬间,生与死仿佛都停歇了”丨纪念逝世50周年
- |《丝路文明》丨麦积山石窟:小陇山上的千年佛国
- |雅昌指数报告丨2022年一季度线上拍卖交易行情
- |一天一成语丨虚与委蛇
- |书画联盟丨花鸟画鸟禽草虫大全
- 曹磊|图解丨刚刚,降准落地!
- |寻匠心丨杨波:40年痴迷新疆手工鞋制作
- |山东手造丨乐陵玉雕匠人姚文喜30年匠心独运 弘扬玉雕文化
- 来自|“人们一眼就能看出,你来自哪里”丨上书房
- 王雨轩|南边文艺网专访王雨轩丨写作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