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水洞沟里的明长城遗址
文章插图
水洞沟里的明长城遗址
长城脚下水洞沟,一泓清泉入河流 。断壁崖前观古址,石器文化遗千秋 。山岭遍是沙丘布 , 鸦鹊羊群埠上走 。若非地下藏物证,焉知史前山河秀 。这首今人写的古体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亦梦亦幻的境界 。
走过水洞沟,从两万多年前的史前社会一下子走到了明朝的长城边 。几乎没有跳跃,时空就在这么不经意间一下子从远古拉到了现实 。人们常说,穿越时空的河流 。那么眼前这些地穴、断壁和长城之外的荒漠 , 又是怎样一条被岁月遗弃的河流?水洞沟人已经神秘地消失了,但他们生活过的这片土地却依然在顽强地存活着 。直至目前 , 水洞沟依然是宁夏已知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址,随着考古发掘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其研究的持续深入,新的发现仍将层出不穷 。
“地窝子”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银川市东南28公里,最早由法国古生物和史前考古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于1923年发现并进行了发掘 。该遗址与内蒙古的萨拉乌苏遗址被并称为中国最早发现和进行正式发掘的两大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
水洞沟村是一个古老的半地穴式的聚集村落遗址 。在古老的水洞沟村里,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保留着北方先民们创造的窑洞式和半地穴式的居室 。银川市文化局有关研究者告诉采访人员,这种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居室 , 往往建在黄土层较厚的山坡或沟岸上,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水洞沟村继承了这种古老居住方式,在黄土坡上先挖出一定深度的地穴 , 然后在地穴四周边缘上 , 用土坯垒起矮墙,使之高出地面,再以桁条,木椽搭顶,复以柴草 , 在柴草上糊以泥巴,防止漏水 。
“这种居室建筑极其廉价,是远古人类居住方式的最佳选择 。我国北方地区群众习称其为‘地窝子’、‘地窨子’ 。它产生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伴随着人类生存了数千年,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销声匿迹 , 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据了解,水洞沟村聚落共有29处地穴式建筑遗址 。据水洞沟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他们选择了其中的一些进行了恢复,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先民们的居住形式 。
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水洞沟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被列为国家“十一五”文物保护规划重大遗址之一 。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3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80多年来,经过5次考古发掘 , 在水洞沟出土了3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 。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 。尤其是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 , 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形状接近 。对这种地区相隔遥远、文化雷同的现象,外国著名考古专家认为是人类“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 。
2007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除石制品、动物碎骨和用火遗迹外,这次发掘尤其重要的是还出土了近百枚精美的环状装饰品 。装饰品以鸵鸟蛋皮、骨片为原料 , 圆形,其外径一般在8毫米左右,用琢制和磨制结合的方法做成,中间钻小孔,孔径一般在2—3毫米,个别的有4毫米,有的表面还被矿物质颜料染过色 。完整、残缺、成品、半成品各种类型都有发现 。这些装饰品小巧、规范,为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同类遗物中制作最为精美者 , 极大地丰富了水洞沟文化的内涵,为研究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行为模式和审美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水洞沟遗址所代表的文化 , 在阐述区域性石器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掘和变异,以及晚更新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扩散和交流具有重要地位,对3万多年前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 中国古人类曾受头部裂孔病折磨
- 柳州发现史前人类祭祀坑
- 全国有名的烧鸡有哪些 中国有名的烧鸡有哪些?
- 任正非马化腾蛋糕之争,华为封杀腾讯游戏,中国家长为何纷纷叫好
- 史前海怪:一半像鲨鱼一半像海豚
- 史前"愤怒鱼" 现身墨西哥/组图
- 考古未解之谜 石器使用者是非洲走出的直立人?
- 中国常用汉字多少个就可以了 中国的汉字大约有多少个
- 为什么春节在中国很重要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