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怎样挑起甲午战争的


日本是怎样挑起甲午战争的

文章插图
甲午战争的主要发动者、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蹇蹇录》中曾说:“将来如有人编写中日两国间当时的外交史,当必以东学党之乱为开宗明义第一章 。”朝鲜东学党起义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 。那么 , 日本是怎样利用并一手点燃这根导火线的?
乘东学党起义设计出兵朝鲜
1894年5月初 , 朝鲜东学党起义蓬勃发展,势如破竹,大败官军 。朝鲜鉴于局势危急,拟请中国派兵助剿 。根据中日《天津条约》规定:“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中国派兵很可能促使日本也同时派兵,因此,清政府和朝鲜政府在派兵问题上均态度谨慎 。
日本却乘机怂恿中国出兵 。日本驻朝代理公使杉村濬奉命多次向清政府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袁世凯表示 , 盼望中国“速代戡”,日本政府“必无他意” 。清政府信以为真 。5月31日,全州陷落 。6月1日,朝鲜决心向中国借兵 。3日晚,朝鲜正式请中国依据壬午、甲申先例派兵代为助剿 。
清政府为慎重起见,发布派兵谕旨前,再次与日本驻天津领事和驻朝公使进行确认,日方口头上均表示理解与支持 。中方还具体询问了中国派兵后依照条约照会日本的途径 。5日 , 清政府下达派兵谕旨 。次日,令驻日使臣汪凤藻和总署分别照会日方 。照会说明中国派兵是应朝鲜之请 , 军队主要任务是助剿,“事竣后即撤回” 。
然而,日本所谓的“盼华速代戡”,“必无他意” , 完全是虚饰之辞 。东学党起义迅速发展时,日本军事当局已秘密着手军事动员 。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政府当局,尤其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态度甚为积极,认为此时是恢复日本在朝鲜势力的良好时机,不可失之交臂 。由于当时汉城、釜山、仁川等地均无危险 , 日侨居地毫无波及 , 出兵未免贸然,为此,寄希望于中国派兵 , 然后以《天津条约》的同等派兵权堂皇出兵 , 因此授命杉村积极怂恿中国出兵,即其中一个步骤 。所以,当6月2日接到杉村急电,报告朝鲜政府已向袁世凯提出借兵请求时,正在官邸召开内阁会议的伊藤博文立即派人请参谋总长有栖川炽仁亲王和参谋次长川上操六参加会议,秘密决定出兵朝鲜 , 得到明治天皇裁可 。3日,朝鲜才正式请中国派兵,5日清政府下达派兵谕旨,6日派聂士成率所部赴朝,并于当天命汪凤藻等依照条约知照日本 。而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5日下午就偕同外务省和海军军令部官员及所率部队乘巡洋舰出发了 。可见,日本在朝鲜正式请求中国派兵前一天、中国正式派兵赴朝前4天,就已做出派兵决定 。而日本军队则在中国军队启程前一天,也即汪凤藻等照会日本前一天已经出发 。此后不断增兵,人数之众,组织之严密,远在清政府之上 。
日本派兵非应朝鲜之请,预先又毫无沟通,令中朝两国大感意外 。但日本在7日致中国的照会中反复表示,派兵目的在于“保护使署、领事及商民”,“无他意”,保证“毋生事端” 。为此,清政府在“无须多派,更不宜入内地”的前提下未表反对,强调两国军队“一俟事竣即撤回” 。
日本既成功实现派兵 , 便一改派兵理由,并将责任推给中国 。清政府所派军队只驻扎牙山一带 , 日本却不仅不断大量增兵,且军队“径抵汉城” 。朝鲜政府惊恐不已,立即派人万般劝阻,但日本一概不理,进而宣称,派兵是因中国派兵之故,要朝鲜与中国商办 。陆奥宗光更在回复清政府的照会中声称,日本此次派兵系根据日韩《济物浦条约》中的权利 。日本除遵照中日《天津条约》行文知照中国外 , 关于其军队多少,及进退动止,毫无受清政府掣肘之理 。最后则表示,将节制本国军队,“决无妄行冲突之虞” 。至此 , 清政府深感日本手段“阴鸷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