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先哲以朴素的系统观念观察整个宇宙, 《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 。《乐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 。”即认为整个宇宙天地处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状态之中 。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一个意思 。《周易大传?文言传》有云“夫天人者 ,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而奉天时 。”这种承天命、顺天意的心理更是被统治者利用 , 他们将作为统治人民的合法基础 。《周易》又有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原则 。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 。
《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 。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 。古代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说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可以互相交流 , 和谐共生 。这也反映在古代的建筑中 。比如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这紫薇星 , 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 。中国古建筑的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
“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 。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 , 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艺术性格上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 。在选材上,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为一身 , 恰恰与古代中国人相切合,因此成为中国古建筑的首选材料 。加之,建筑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古代中国地在物博资源丰富,因此 , 选择木材也有其必然性 。
中国古建筑在建筑类型上丰富多彩 , 主要包括:宫殿、宗庙、公府、馆榭、地下宫室、离宫、坛、祠、警鼓台、舞台、观景楼阁等 。它们的种类和使用功能虽不相同,但始终流露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 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中国古建筑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 , 表现在城市、村镇、宫殿、陵墓的选址和布局命名上 , 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 。
城市的建设:
伍子胥设计建造吴都阖闾城 , 在《吴越春秋》中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 。陆八门 , 以象天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 。筑小城,周十里 。陵门三 。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 。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 。立蛇门者 , 以象地户也 。”隋大兴城建造时,宇文恺不仅有斟酌地势,将太极宫置于乾位,且又以承天、朱雀等命名 。汉之长安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 , 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
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 , 紫禁城正对这紫薇星 , 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 。
村落的建设:
村是聚落的一种形态,古人注重追求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 。安徽歙县棠樾村为一个典型的例子 。棠樾选址 , 符合风水所谓“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 。它以富亭山为屏 , 面临沃野,源自黄山的丰乐河由西而东穿流而过,周围树木茂盛 。棠樾族谱有诗云:“遥想棠阴清昼永“(《玉篇》“楚谓两树交阴之下曰樾”这正是这个村落名字的由来,又“此处山川之胜,原田之宽,足以立子孙百世之业” 。这正是陶渊明所描写的世外桃源 。棠樾人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仿佛自己就是当中的一分子 。这种利用自然,尊重自然注重风水的做法,正是古人天人合一建筑观的体现 。
- 仅三天可见存在的意义 只想分享某一个时间的心情
- 华为手机备忘录文字转语音朗读,华为手机朗读
- 日本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魑魅魍魉对联日本
- 华为怎么调出桌面小组件,华为手机桌面小组件
- 女方带孩子再婚改姓流程 传统观念很难改变
- 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服饰吗?
- 华为手机 会议记录,华为手机会议自动记录神器
- 分享欲是最高的浪漫主义 它的丧失代表着感情的结束
- 分享欲很强是对你有意思吗 也许这是吊着你的手段
- 表达欲和分享欲需要克制吗 凡事都必须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