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 关贸总协定后,全球几大低关税自由贸易区兴起
其后,虽然有英国在内不少国家的反对,美国在争取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GATT)一事上可谓不遗余力 。在美国的努力下,日本于1953年10月24日成为GATT无投票权的签约方身份 。美国当时的参会团长布朗记录了一幕:“松本大使从房间中间的观察员位子上站起来,走到为他准备的(正式签约方)例行会议桌前 。这一步虽小却创造了历史” 。两年后,日本成为正式的签约方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日本开始了贸易立国的经济腾飞和奇迹阶段 。
美国力促日本加入GATT,大背景是冷战 。可以说,没有冷战,没有美国的坚持,日本不可能加入到美国主导的西方体系,至少不会那么快 。美国的考虑是 , “通过开放市场、在贸易上支持日本 , 使得日本成为同美国一样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美国主导的西方贸易体系,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了贸易自由化进程 。
日本受惠于美国的代价是什么?美国在推动西方向日本开放市场的同时,也对日本提出了要求,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 , 配合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停止同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也是在1952年,日本和中国之间的进出口都降到193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近乎归零;当年美国的要求到了什么程度,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毛刷子 , 如果原料是中国的猪鬃,美国就不允许进口 。而同期,美国在日本的贸易关系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到1960年 , 成为日本进出口第一大单一经济体 。1950年代后期,日本曾不顾美国的反对,努力恢复同中国的贸易,但效果不理想 。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 , 起于中国改开之后特别是1990年代之后 。
日本加入GATT是其经济腾飞最关键的一步,其重要性在于西方市场向其逐渐开放 。在当时,西方国家间的关税并不低,美国正努力降低1930年代关税法案导致的高税率,各国正在讨论降低关税和实施贸易自由化,发达国家全面逐渐降低关税还要等到1960年代之后 。但市场只要开放 , 关税对当时的日本并不是最重要的 。按照行天丰雄先生在《时运变迁》里提到的 , 1955年他刚参加工作时第一个月的工资是20美元,当时日本年人均GDP为200美元,仅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另据统计 , 日本纺织工人的小时工资只有美国的十一分之一 。劳动力成本优势,加上汇率优势,美国的相对高关税并不足虑(最高关税也只是在50%左右) 。1950年代,西方世界面临的是“美元荒”,就是美元不足 。虽然美国国内、西方国家同期讨论的贸易政策,也强调对等(reciprocal)问题,也是今天川普对中国提出的,但显然美国在对待当年的日本并没有坚持这个原则 。美国国内有不少批评声音,认为美国和日本之间签订的是不平等条约,对日本开放市场 , 却对日本没有提对等的要求 。这也给1980年代之后的贸易关系留下了摩擦的种子 。
文章插图
▲ 《时运变迁》封面
日本的产业政策日本的产业政策,是美国市场开放之外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最重要条件 。
有研究者认为,在1960年代之前,产业政策作为日本首创和独有的概念,在其他发达国家还没有被认识 。欧洲到1971年才开始注意和讨论产业政策问题;美国出现产业政策的论证则是进入1980年代之后了 。日本自1960年代起明确“贸易立国”的方针,并配合以支持出口的产业政策 , 这些政策包括税收支持、金融补贴,但最重要的是进口上的严格限制 。当然,也有中国人熟悉的行政指导,这也被日本人自称为“家长式的政府指导” 。对于拟保护的产业,日本有着各种限制和壁垒,美国的企业、商品少有进入的机会,对于日本必须原材料等进口品,日本甚至是免税的 。日本当时最常用的限制进口理由是:“日本连年逆差,没有外汇,没钱进口” 。这一借口同时也成了日本限制外资的重要原因,因为外资需要把利润汇回国内要用到外汇 。但日本的官员私下里承认,就是不想让外资进来 。这种限制,甚至连可口可乐这种企业也无法避免 。日本对国内产业的扶植和保护,可以说是水泼不进、针插不进 。同期日本非常重视科技投入 , 1950-1972年,日本花费了33亿美元签订了12000份技术合同 。要知道日本到1970年的黄金储备也才5.3亿美元 。就是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 , 日本的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在1950-1970年代逐渐积累、发展起来 。
- 日本钢铁冶炼技术为什么先进,中美钢铁冶金技术
- 同样的材料做轴承中国就是不如日本中科院这么说
- 日本为什么混血儿那么多,东北有多少日本混血
- 日本明年出台法律打屁股跪坐不给饭吃都是虐待儿童
- 秦始皇真有后裔在日本吗?
- 日本人为何管东北叫满洲
- 让日本人告诉你你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呢,日本垃圾分类基础知识
- 紧跟美国行动的日本真的很安全吗,日本会主动摆脱美国控制吗
- 日本为何把首都从京都迁到东京去,日本为什么不设首都
- 日本带回来的电器烧坏了咋办,日本进口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