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西施的结局本来是明确的 。《墨子》开头就有"西施之沈,其美也" , "沈"就是"沉" 。按一般说法,墨子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应是关于西施最早的记录 。后人引后汉赵晔的《吴越春秋》的逸篇对应,这逸篇在《吴越春秋》10卷之外,见于明朝杨慎的《丹铅录》,有"吴亡后 , 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鸱夷也就是装伍子胥尸体的那种皮囊 。《东周列国志》中沉西施是越夫人所为,说勾践班师,带回西施 , 越夫人让手下偷偷引出 , 绑大石沉江中说:"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后人因此发挥,说范蠡指使沉了西施 。宋朝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荆公议论",批评王安石"贱妾何能作祸基"的说法,感慨"范蠡霸越之后 , 脱履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 。然犹挟西施以行,蠡非悦其色也,盖惧其复以蛊吴者而蛊越 , 则越不可保矣 。于是挟之以行,以绝越之祸基,是蠡虽去越未尝忘越也" 。
西施究竟如何媚人?《庄子 天运》中已有"东施效颦"故事,说西施是"病心而颦其里" 。蹙额为"颦",是以忧郁撩人 。庄子大约比墨子晚出生100年 。
唐以前,十六国时前秦人王嘉的《拾遗记》卷三有一条,说西施、郑旦送到吴国,"吴处于椒华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蔽景,夕卷以待月" 。"椒"是花椒,"椒花坠红"之后才成为后妃居所的代称 。《拾遗记》此条说,两人当轩而坐,理镜靓妆于珠幌内,偷窥者莫不"动心惊魄",吴王也因此妖惑忘政,等越兵入国才抱二女逃进后花园 。"越军乱入,见二女在树下,皆言神女,望而不敢侵" 。值得注意的是,此条还记范蠡在越国时日进千金,"家童闲算术者万人,收四海难得之货盈积于越都,以为器" 。铜铁之类堆积如山,或藏井中 , 称为"宝井";奇容丽色溢闺房,称为"游宫" 。也是个腐败分子 。
南朝梁任的《述异记》记夫差当年与西施在一起情景为:吴王三年筑姑苏台 , 围墙绵延五里 , 宫妓千人 。又别立春宵宫 , 为长夜饮,造千石酒缸 。又作大池 , 池中造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 。
夫差死后与范蠡相携归湖 , 是西施最具诗意的一个结局 。此结局最早出现于《越绝书》:"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 , 同泛五湖而去 。"到元代,剧作家赵明道将它编成完整故事 。遗憾《全元戏剧》中只收到他《陶朱公范蠡归湖》的最后一折残本,结尾范蠡唱:"西施,你如今岁数有,灭尽风流 。人老花羞,叶落归秋 。往常吃衣食在裙带头,今日你分破俺帝王忧 。我可甚为国愁?失泼水再难收 。我心去意难留,你有国再难投 。俺轻拨转钓鱼舟,趁风波荡中流 。"
按《吴越春秋》说法,西施与郑旦确实是范蠡送到吴国的 。那么是不是他发现的呢?《吴越春秋》中说,"越王乃使相者国中,得萝山鬻薪之女" 。这"相者"肯定不是指范蠡 。范蠡送西施,在唐朝陆广微的《吴地记》中有趣记录是,嘉兴县南100里有"语儿亭",当年勾践令范蠡献西施,两人在路上"潜通三年",生有一子,到此亭子已一岁 。后人驳这荒谬说法,说《吴越春秋》中教习西施、郑旦用3年,如路上再走3年,岂不是6年之久?我读《越绝书》 , 其中说越夫人随勾践入吴时,曾在"女阳亭"生下一女 , 勾践灭吴后,改此地为"语儿乡" 。两者好像有些联系 。
- 茯苓的制作方法 如何制作茯苓糕
- 火锅买啥食材 自己在家如何做火锅吃
- 陈学冬演技怎么样 如何评价陈学冬的演技
- 如何在考试中得高分一一
- 怎样屏蔽诈骗骚扰电话,如何屏蔽骚扰电话
- 华为手机如何设置快捷指令,华为手机快捷输入怎么设置
- 鸿蒙取消5G开关,华为升级鸿蒙后如何开5g
- 探索古代皇帝与皇后如何大婚
- emui10短信通知怎么设置,emui10如何设置短信横幅通知
- 如何把华为转到三星,如何把华为手机资料迁移到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