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王维的三幅画,远处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 二 )


老子也说过 , 大道至简 。
简单 , 是沧海桑田 , 繁华过尽后的返璞归真 。
简单 , 是对世间繁杂 , 人生百态的去芜存菁 。
简单 , 是见山仍是山 , 见水还是水的大智大慧 。
人活到极致 , 一定是素与简 。
|“诗佛”王维的三幅画,远处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
本文图片

2
雪溪图:后半生 , 回归平静 。
世间万物 , 自有它的来处 , 也自有它的去处 , 山穷水尽的时候就抬头看看天空的行云变幻吧 , 水自然会变成云 , 云自然会变成雨 , 山涧自然又会有水 , 何必纠结它来自何方?和偶然遇到的山翁谈笑聊天不好吗?
感谢这份偶然 , 让我们可以欣赏到触动无数人的这首《终南别业》 。 当我们在每一个绝望的时刻 , 一想到那句“行到水穷处 , 坐看云起时” , 心中都会拥有平静的力量 。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 , 晚家南山陲 。
兴来每独往 , 胜事空自知 。
行到水穷处 , 坐看云起时 。
偶然值林叟 , 谈笑无还期 。
中年之后的王维越来越留恋于辋川 , 这里是他的心灵栖息地 , 也是他的世外桃源 。
他经营多年 , 精心设计了二十处游址 , 和好朋友裴迪以每一处景点为名作诗 , 并把这些诗集结成册 , 这就是流传后世的山水诗集《辋川集》 。
|“诗佛”王维的三幅画,远处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
本文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在辋川有一片长满青苔的湿地:
《鹿柴zhài》
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他会在有月亮的晚上弹起古琴 , 周围的竹子随风发出飒飒的响声:“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 ”
……
一切都是寂静空灵的 , 没有生的喜悦 , 也没有死的悲哀 , 然而一切又都是永恒不朽的 , 令人生死两忘 , 万念皆寂 。
生命后期 , 王维更是看透了:人生的过程 , 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
既然不断失去 , 那么何不彻底放空自己呢?他甚至把悉心经营多年的心灵栖息地——辋川别业 , 也捐给了寺院 , 从此下朝之后 , 专心修佛 。
|“诗佛”王维的三幅画,远处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
本文图片

静 , 不是平庸 , 而是充满内涵的幽远 , 是经历沉淀后的生命厚度 。
人生下半场 , 请回归平静 , 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安宁、自在和洒脱 。
晚年惟好静 , 万事不关心 。
自顾无长策 , 空知返旧林 。
松风吹解带 , 山月照弹琴 。
君问穷通理 , 渔歌入浦深 。
王维的《雪溪图》被称为“四空” , 即人“空” , 山“空” , 水“空” , 天“空” , 由此达到了心“空”和心“静”的境界 。
这恰恰印证了王维的那首诗:
《菜根谭》里说:“岁月本长 , 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 , 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 , 而扰攘者自冗 。 ”
万物尽处 , 一切终归尘土;锦世繁华 , 不过一掬细沙 。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 即使这一路上有再多的热闹和喧哗 , 但是最后留给你的也许只是如《雪溪图》这般“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
就像王维说的那样:“我心素已闲 , 清川澹如此 。 ”
一个人只有内心安静了 , 才能从容地应对外物 。
|“诗佛”王维的三幅画,远处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
本文图片

3
辋川图:后半生 , 学会爱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