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美高校“0薪酬”招聘教授惹众怒,学术界无偿劳动很常见?

华商报|美高校“0薪酬”招聘教授惹众怒,学术界无偿劳动很常见?

文章图片



编译 | 马静 李晨阳
从全球著名高校获得一份教职 , 其竞争激烈是可以想象的;但你可能想象不到 , 在最“卷”的情况下 , 教职是无偿的 , 不给一分钱薪水 。

近日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发布了一则兼职助理教授的招聘启事 , 应聘门槛不低:要求化学或生物化学专业博士 , 有良好的大学教学经历 , 以及3-5封推荐信 。
但招聘启事中还注明了一个条件:这份工作是无薪的——“应聘者须知 , 该职位没有任何补贴 。 ”
这则招聘启事发布后 , 立即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 人们纷纷指责学校对兼职教授的苛待与剥削 , 表示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在其他职业中 。
迫于舆论的压力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很快就撤回了这条招聘启事 , 并为此道歉 。
偶然的背后往往都是必然 , 这次风波也揭露了学术界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无偿劳动在学术界并不是新鲜事 。

声望可以当饭吃吗?

“这种安排在学术界很常见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发言人比尔?基斯利乌克(Bill Kisliuk)试图为这则招聘启事辩护 。
无薪教职通常由临时教师担任 。 临时教师是指大学中兼职或非终身聘用的教师 , 占社区学院教师总人数的70%以上 , 但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 , 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工作保障 。
“如果你认为能够就职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就已经算是一种报酬 , 那么零薪水就无可厚非 。 ”华盛顿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候选人特伦特?麦克唐纳(Trent McDonald)说道 , “毕竟很多人都相信 , 声望是可以当饭吃的 。 ”
诚然 , 不少临时教师并不认为自己是“免费劳动力” , 他们情愿把无偿工作当成是一种积累经验、磨炼资历的方式 , 从而帮助自己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 。 曾任临时教师的历史学家乔?贝瑞(Joe T. Berry)说 , 有的人愿意担任临时教职 , 无偿教授自己所在领域的课程 , 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将所就职大学的名称印在名片上 。
丽莎?洛萨(Liza Loza)是华盛顿大学分子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发病机理专业的研究生 , 大约四年前 , 她受邀去教授一门讨论课 。 尽管没有任何报酬 , 但她认为这是一个职业发展的好机会 。 她曾经在课堂上被教授吓得说不出话 , 如今 , 洛萨想从自己担任授课老师开始 , 让更多被自然科学拒之门外的女性和其他学生都能参与到科学讨论中来 。
“这份工作丰富了我的履历 , 我个人也从中获益颇多 。 ”洛萨说 。
然而 , 上学期 , 也就是她授课的第三年 , 洛萨偶然发现其他系同样参与授课的研究生获得了1000美元的报酬 , 这让她感觉很委屈:“对我来说 , 无薪兼职授课原本是一件好事 , 但没想到只有我是无薪 , 这就成了赤裸裸的不公平!”

是什么让无偿打工者感恩戴德?

洛萨开始怀疑 , 自己是不是被学术界的文化氛围所欺骗 , 才会心甘情愿地为学校无偿打工 , 甚至还为能有幸在学校工作而感恩戴德 。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 兼职教师应该不计回报 , 热情对待工作 , 脱离生活现实 , 仅仅追求精神的满足 。 例如 , 周末无偿工作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令人钦佩 , 助理教授对无偿授课欣然接受 , 如此一来 , 优秀科学家的定义与“清贫”和“甘于清贫”深深绑定 。
久而久之 , 兼职教师们对薪酬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 , 而那些吐槽没有薪水的人 , 则被认为不适合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