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他主张写小字先练大字,来看看他写的楷书,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先来欣赏一幅对联:
本文图片
笔墨空灵如清风之出岫 , 空若无物而自有气韵流动 。 白酒云液、涧底雪腴 , 即属此类 。 斩斧齐的笔画、内紧外松的结字 , 似《圭峰碑》之凌厉 , 空灵更甚于此碑 。
本文图片
此联(上图) 则是以柳公权《玄秘塔碑》基础 , 根据自己的书法追求适度变幻 , 书风更加险峻清奇 , 以柳骨之清峻暗合六朝之风骨 , 有似清风泠泠 , 寒雪凛凛 , 仿佛如出世高士 。
作者是谁?落款写了:溥儒没错 , 是末代皇孙溥心畲 。
本文图片
溥心畲 , 1896年生 , 1963年逝世、名儒 , 字心畲 , 号西山逸士 。 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 。 自幼饱受旧王孙之痛 。 三十岁后潜心书画 。 一九五零年赴台湾 , 书课徒为活 , 其后任国立参湾师范大学教授 , 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 , 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 著有《寒玉堂论画》等 。
于书法 , 溥心畲早年学《玄秘塔》 , 而后学裴休在《圭峰碑》上用功最多 。 溥心畲一生走的都是纯帖学之路 。 南渡台湾后被成为“台湾帖学第一人”
观其一生的楷书道路 , 本编认为给我们有以下启示:
本文图片
一、溥儒留下来的作品好多都是临帖之作 。 结合其在《寒玉堂论画》中的一些观点 , 足以说他一生追寻传统、坚持临帖 , 直到晚年才自称有自己的东西 。 这点和书法大家的成功路一样 , 给我们书法爱好者指明了方向 。
本文图片
二、溥儒一生以帖学为自我标榜 , 和我们现在大部分人不一样的的是:虽然他的楷书以唐楷为根基 , 但他书法入门绝不是一上手就写“柳体” , 而他是以篆隶入手、进而由楷书进入行书 。
本文图片
三、楷书练习中溥儒在他的书论中一向主张写小字必须先写大字 , 先写大字才能充分体会运笔和书之体势 。 尤其是“练大字”锻炼提按能力和“双勾”提升运笔的能力相结合才能打牢楷书基础 。
本文图片
四、溥儒学书法一生都在强调“用笔得其气骨” 。 得其气骨意味着不能对字帖一味地模仿 , 而要体会法帖之神韵 , 就像很多人学颜柳把字最终写死了 , 就是因为徒学其表 , 不能得其神韵的结果 。
溥儒在其作品中用笔果断、棱角分明 , 骨力强劲 , 尤其是晚年的作品笔墨空灵 , 点画在精到的同时更显灵动 。
本文图片
五、溥儒在其书论中强调的另一个观点是:书法的用笔无论是写大字还是小字都要追求两个字“精到” , 无论真草隶篆“精到”是第一要务 。 这个应该怎么理解?其实反映在书写中就是要求“笔笔送到” , 这不仅是学书法的严谨态度 , 也是只有精到了才能有更进一步 , 比如对意象的追求等 。 精到是书法的必备条件 , 否则就是荒肆和有失法度 。
- 中国|他将积墨艺术发挥到极致,真正实现了山水画的“浑厚华滋”
- |他将积墨艺术发挥到极致,真正实现了山水画的“浑厚华滋”
- |以诗载画的杜甫和他对竹的态度: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 二郎神|二郎神听调不听宣,真是因为观音才去降服孙悟空?观音不说他也去
- 王希盛|关注|牛!白纸、门板、石头等,经他的手都变成了艺术品
- 一生|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 绘画|今日分享|他将中国绘画放到了世界绘画的版图上
- |戏不美,不迁就
- 应届毕业生|职业教育很重要,多观察孩子有助于他们选择合适的职业
- 成功|二郎神听调不听宣,真是因为观音才去降服孙悟空?观音不说他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