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播客对话|耿军:平常生活里面的一点火焰就这么被点燃了( 六 )


我跟刚哥说过 , 我要在自己的电影里边把我自己形象能更好一点的在银幕上呈现 , 就用刚哥的形象来演我 , 所以刚哥在电影里边 , 包括这次《东北虎》里边的罗尔克 , 其实罗尔克他演的是我的好朋友原型 , 我在创造这个角色的时候 , 我觉得他在某一些层面上 , 也是我朋友特别靠近的那样一个感觉 。
一个人在很多时刻会厌恶自己 , 我就在那些比如说勇哥演的角色 , 他在骗人的时候 , 他在失落的时候 , 那就是我厌恶自己的时刻 。 他在心软的时刻 , 他在真正的跟刚哥假和尚交心的时刻 , 我就觉得那个时刻是我最虚弱的时刻 。 我因为自己写剧本的时候 , 会把自己人性里边特别见不得人的那些角落 , 全都在剧本里边呈现出来 , 我自己创作的时候是这样的 。

  • 水片
刚刚汪老师提出了一个概念 , 鹤岗电影宇宙 , 我想针对这个问题继续说 , 像耿军电影里面的那些作品可以发现 , 有些人他参与构建起来了这近20年里面的这些长片也好 , 还有短片 , 他们的一个人物坐标 , 像薛宝鹤、张志勇 , 还有徐刚大哥 , 然后乃至我们的张献民监制老师也一直都参与到耿军导演几乎每一部电影里面来 。
但对于观众来说 , 他们就像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样 ,
我想请耿军导演可否分享一下与他们共同创作的一个渊源?
  • 耿军
我其实年初拍短片的时候 , 我是既没有摄影 , 也没有演员 , 我一开始拍短片的时候是我有一个摄影机 , 也没有录音 , 就是用机头麦做录音 , 我那个时候其实完完全全是一个业余的那种卡拉OK选手那样的 , 就不在调上 , 歌词也不太熟 , 那样的方式演唱的 。 其实到后来他们可能才捋清楚这件事 , 我们当时都捋不清楚拍戏这件事 , 就是 , 我也不会导 , 他们也不会演 。
我自己有一个手写的剧本 , 我就事先把剧本写好 , 之后大家讨论就开始拍 。 拍的过程中 , 我让他们怎么样 , 他们特别信任我 , 他们就怎么样 。 其实完完全全是一个那种对电影特别朦胧的状态同时起步的 , 我也是那样的 , 他们也是那样的 。
到后来拍了几部之后 , 大家也没有把这件事弄得特别清晰 , 就是关于做演员的事儿 。
隔了一两年的时间 , 这个家伙又要开始拍了 , 趁着他们是暑假的时光或者是寒假的时光 , 我们就来搞一把创作 , 一直拍到了《青年》 , 其实都是 , 我是在做导演这样的事 , 完了他们在帮我完成电影这件事 , 其实作为演员的事 , 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特别明晰 , 当拍到《锤子镰刀都休息》的时候 , 跟之前的拍摄方式变了 。
我之前的拍摄方式是 , 当我写完剧本跟演员讨论到现场的时候 , 演员怎么自由 , 我摄影机是跟着演员走的 , 当拍到《锤子镰刀都休息》的时候 , 我要他们走走调度了 , 让他们走位置了 。
这个时候 , 我发现他们在几天之后也都非常适应 , 我就觉得这个可能是要有一点事情发生 。 这个事情特别明确 , 他们很多东西在脑子里边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模糊了 , 开始明晰了 ,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 他们比很多专业演员要生动 。
有一个比喻 , 就是我们一个好的饭馆 , 好饭馆就没有油烟味 , 这个就是好饭馆 , 他们演了角色 , 但没有那种所谓的匠气或者是被训练的那种惯性 , 他们非常生动 , 他们一个是一个 , 他们自己是自己 , 他们有塑造的能力 , 当《锤子镰刀都休息》在金马得了奖之后 , 大家都受到了一个特别好的鼓励 , 我跟他们说:这个就是文化的力量 。 我们因为做的是文化的事而受到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