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2000多件藏品!福州八旬老伯把家建成 “钟表博物馆”

N海都全媒体采访人员 李琪 包华 文/图
嘀嗒嘀嗒……“这是福州钟表厂的水仙牌座钟 , 现在市面上相当罕见 。 ”
17日上午 , 采访人员来到凌应依伯位于福州鼓楼区的家中 , 进入他不大的房间 , 就仿佛走进了钟表博物馆 , 挂钟、座钟、闹钟 , 手表、怀表、纪念表……不同年代、各种样式的钟表 , 古朴的造型、独特的嘀嗒声 , 一下将采访人员带进了机械钟表的时代 。
藏品|2000多件藏品!福州八旬老伯把家建成 “钟表博物馆”
本文图片

凌老先生家里挂满了各式钟表
在收藏钟表的20多年里 , 凌依伯共收藏了2000多件藏品 , 一件件不同年代的藏品 , 拼凑出了钟表工业的发展史 。 如今 , 年事已高的凌依伯希望有人能接手他的藏品 , 给自己的藏品办一个钟表展 。
退休后“入坑”钟表收藏
今年87岁的凌依伯 , 可以说与钟和表打了半辈子交道 。 退休前 , 他从事气象仪表的检测和修理工作 。 与这些仪表打交道久了 , 自然而然地对钟表产生了兴趣 。 有时 , 他会购买一些钟表知识方面的书籍 , 认真研读 。 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 , 他常常到外地出差 , 每次出差都要去当地的钟表店逛逛 , 买一两块自己喜欢的钟表 。 慢慢地 , 他也自学了钟表的修理和维护 , 一有空闲就静坐在房间里摆弄钟表 。
如今 , 虽然凌依伯已80多岁高龄 , 双手也有些颤颤巍巍 , 但他房间的角落里还放着修表的工具和钟油 , 留下了他曾经修补“时光”的痕迹 。
而凌依伯真正开始钟表收藏则是在2000年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退休后 , 一个偶然的机会 , 他到福州的一个旧货市场看到了各种精美的二手钟表 , “因为以前读过这方面的书籍 , 我一看就知道这些老钟表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 就动了收藏钟表的念头” 。 凌依伯从此一发不可收 , 一有空就到旧货市场“淘宝” 。
“开始收藏了之后 , 自己的心理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 会有将不同厂家、不同年代生产的钟表集齐的‘执念’ 。 ”凌依伯告诉采访人员 , 像福州钟表厂的水仙牌座钟 , 现在市面上相当罕见 , 很多新生代的福州人都不知道福州曾生产过这样一款古朴大气的钟表 。
如今 , 凌依伯已收藏了不同年代、各种样式的钟表超过2000件 , 其中大多是机械钟、机械表 。 凌依伯告诉采访人员 , 随着石英表、电子表普及的时间越来越长 , 如今旧货市场上的机械钟表越来越少 , 要想再收藏到如他的藏品一般齐全的钟表 , 难度非常大 。
藏品|2000多件藏品!福州八旬老伯把家建成 “钟表博物馆”
本文图片

福州钟表厂生产的水仙牌座钟 , 现在已非常罕见
希望办一个钟表藏品展
凌依伯收藏的虽然不是世界名钟表 , 大多是旧货市场的摊主从寻常民众家收来的 , 但这些钟表背后所刻印的历史意义却不容忽视 。
“以手表为例 , 一开始的手表只有时针、分针‘两针’ , 后来在表盘下方多了一个短的秒针 , 我们称为‘两针半’ , 再到后来才是现在的长秒针 , ‘三针’ 。 显示的信息也从最开始的显示时间 , 到后来增加了星期、日期 。 ”而这些钟表工业发展历史 , 都可以从凌依伯不同年代的藏品中看出演变的过程 。
“再比如我国上世纪70年代时 , 为了扩大手表产能 , 设计产出了质优价廉的全国统一机芯 , 让机械表走进了更多寻常百姓家 。 但统一机芯摒弃了刻字、镏金等一些工艺 , 不如之前各家生产的机芯看起来有特色 。 ”凌依伯随手拿起一块手表 , 就能滔滔不绝地向采访人员介绍起来 。 “这个1989年生产的闹钟看似普通 , 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技术突破 。 以前的闹钟都需要两个发条 , 一个走时发条 , 一个闹时发条 , 而这个闹钟只需要一个发条就能拥有闹钟的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