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商之道 什么叫经商之道

所谓的经商之道,其实就是商人获得智慧后去顺应当时环境的经商之术 。历史上没有教条的经商之策,不同环境和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经商之道 。但这里有一个大前提,不管哪个时期的商人,必须修得一种大智慧 。下面我用我的一篇谈商人智慧的国学文章来谈谈如何获得经商之道 。
商人的大智慧
(张清义谈国学智慧)
每每谈及商人,我们很自然地想起“士农工商”,并且从四种职业的排序中能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级特点,读书为先,农次之,工再次之,商人最后 。《管子》曰:“士农工商四民者 , 国之石民也 。”这里的“石”是柱石的意思,说明这四民是国家民众的主体 。
商人在当时地位低下,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有一个劣规: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 , 一只白 。商人被社会所轻视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皇权的打压应该是主要原因,因为商人财富聚多以后势力的增长有可能对皇权构成危害 。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 商人的地位不仅是简单地提升,在社会中的地位可以说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 。显赫的社会地位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商人这一群体必须修到人生的大智慧,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谈谈商人的大智慧:
一、我们先看两位睿智的古人的经商智慧 。
第一位古人:白圭
他是战国时期人,鬼谷子的弟子 。被称为先秦商业经营思想家 。宋真宗称他为“商圣” 。
1、预测市场要精准 。
白圭的经商理念是“乐观时变”,在时变上他必须对当年的农业丰收和欠收进行预测 。他的决策指导思想:“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值得我们当今商人借鉴 。以农产品为例 , 他认为凶灾之年,粮食欠收,农副产品未必减产 。他发现丰收之年粮价比农副产品价格低,灾年相对较高 。于是,白圭丰年买进价格低的粮食,卖出价高的农副产品 。灾年,就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预测农业是否丰收成了白圭在经商中的关键一步 。
2、贯彻决策要果断 。
白圭认为,做出决策后,不可迟疑观望 , 坐失良机 。《史记》中这样称赞白圭的雷厉风行的精神:“趁时若猛兽鸷鸟之发 。”
3、用人的条件:智、仁、勇、强 。
白圭要求自己的团队具有姜子牙的谋略,孙子用兵的韬略,商鞅严厉管理的制度 。同时白圭还认识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成果与他们的人品、德行、心理有密切关系 。所以他不靠高压和利诱,而是用“同甘共苦”的方法来激发他们内心做事的动机 。这个理念在当下也不失为一种经商大智慧 。
第二位古人:范蠡
春秋时期人,史学界公认的政治家、思想家、道学家 。被世人尊崇的称号:国师、财神、商圣、陶朱公 。下面我们只谈谈他的人生智慧 。
1、阴阳智慧 。
范蠡通过对宇宙万物的缜密观察,对社会历史的深沉反思,修到了哲理智慧 。他认为一定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经商也是如此 。许多问题都有“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的特点 。
范蠡到了齐国 , 齐王聘他做宰相 。范蠡感到:“居家致千金,居官致卿相 。”这是“布衣之极”,于是感到福祸相随,有了不祥预感,立即逃离齐国,到了陶地 。
2、让货等人 , 运用待乏贸易的智慧 。
所谓待乏贸易,就是“夏则资皮,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就是让货等人,不要人等货 。要准备别人没有的或想不到的,占据市场优势 。
3、范蠡的“就地之利”体现了选择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