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收藏传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马未都的收藏起于文物在中国社会几无踪迹的时候 ,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 , 文物身份完成了文化制度和社会心理上的双重改造 。 在背弃的社会评价中 , 它的身份变得矛盾、模糊 , 自我否定 , 它的命运处在一种畸形的文化结构和社会心理中 。 80年代初开始收藏的马未都们其实是享用了过去长期文化破坏的恶果 , 他们在10年内以抄底的低价买进 , 得以成就批量收藏 。
他们的辉煌成功彰显了一种价值的回归 , 但对比相对命运坎坷的前一代 , 这种平地崛起的成功也许又显得那样不公正 。 但历史总归是历史 , 文物无言 , 它的功能不是解释 , 而是昭示 。 如果说近30年文物被裹挟在升值的交响中 , 那么前30年的命运则绝不仅是叹息与唏嘘所能概括 。
|马未都收藏传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本文图片

马未都说他很幸运能成为一个收藏家 , 并且赶上了好时候:在他开始收藏的时候 , 文物都不值钱 , 一个碗3块钱 , 他写一篇小说能挣好几十块钱 , 够买好多碗了;搁在现在 , 就是写一本书也未必能买回一只碗 。 “我的年龄段卡得可丁可卯 , 我21岁‘文革’结束 , 1980年我25岁 , 25岁到35岁是我狂收暴敛的10年 。 这10年古董价格长时间是谷底 , 没有什么起伏 , 持续的时间特别长 。
比我大的人 , ‘文革’前章乃器这些藏家 , 让人整死一半 , 比我小10岁的人等他们有能力的时候 , 这些东西都贵了 。 ”在物求人的年代 , 马未都收藏了不少好东西 , 在人求物的年代 , 他已经不怎么收藏了 。 马未都见证了人与物之间的转化 , 也玩味出收藏界这个领域里的人生哲学 。
|马未都收藏传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本文图片

1995年 , 中国有拍卖行了 , 马未都就被请去当顾问 , 古董的真假就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 “我绝对是对着良心说话” 。 马未都说 , 有一次拍卖 , 拍卖行说有件东西起拍价太贵 , 要退回去 , 他问为什么 , 他们说是康熙仿成化的瓷器 , 不值4万元 。
箱子打开一看 , 马未都就愣了 , 实际上就是明代的 。 马未都告诉他们这是真的 , 他们不信 , 找人鉴定 , 最后确认的确是明代瓷器 。 最后这件瓷器220万元拍卖出手 。 马未都说:“我但凡有点私心 , 特简单 , 我一关盖说退 , 然后问清楚是谁的 , 跟底下人说 , 打个电话 , 说现在上不了拍 , 有人托底你卖不卖 , 他们都卖 。 4万块你汇过去 , 这东西就是你的了 。 但是我受雇于人的时候 , 我绝对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 ”
|马未都收藏传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本文图片

1、要“戒贪” , 不要相信故事
马未都说:“早期收藏 , 所有东西的价值都不抵信息的价值 。 ”信息从哪里来?天上掉不下来 , 只能从与人的接触交往、结识沟通中来 , 从对人的研究中来 , 从广布的人脉中来 , 让别人为你收集和传递信息 。 这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好感信任 , 也离不开对人性的洞若观火、智慧与狡诈的交锋 。 马未都刚开始收藏的时候 , 也不懂什么文物知识 , 但他非常看重对人的了解 , 通过“收藏”人脉来缩减信息上的不对等 。
|马未都收藏传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本文图片

当时 , 他经常提前半个小时赶到上班途中的跳蚤市场 , 一来看看古董 , 二来多认识几个道上的人 。 只有彼此混熟了 , 之间产生信任了 , 对方才会告诉你一些古董知识和交易行规 。 同时他还观察、研究一些人作假欺诈的过程 , 在人性的漩涡里练就自己识人辨人的本领 , 提防自己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