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米成功的饥饿营销到底是什么营销,小米的成功( 五 )


饥饿营销成功案例3:
价格越限越涨2010年“涨”字一直保持着高出镜率刺激着消费者们的心 , 尤其是白酒行业,即将迎来消费旺季,各大白酒企业再次拉开了“提价战”的序幕 。贵州茅台在此次白酒“提价战”表现得尤为突出 。然而人们愁的不是高价格,而是如此高涨价的同时,茅台连买都买不到 。
不少经销商反映,“从国庆节过后根本拿不到货”,同时 , 由于供需关系的影响,茅台也在预期中涨价,“囤茅台”也成了不少经销商的共识 。茅台涨价之前,普通53度茅台出厂价为499元,一级批发价在970元左右,终端价北京地区达到1500元,而广东地区则达到1500元以上 。市场调查发现,北京市场茅台烟酒店零售价在1400多元,超市甚至1500元以上,而且没有货 。而华南地区价格更高 。但各地都面临一个共同点:有钱买不到货 。
2010年12月15日 , 贵州茅台发布公告,将从2011年1月1日起上调产品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20%左右 。其后,在广受舆论质疑的情况下,茅台掌门袁仁国又抛出了“涨价兼顾论”,并声称厂方将实行严格的“限价令”,也就是那个“不得超过959元”的规定 。
尽管茅台的“限价令”与涨价同步出台,但显然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因为就在53度飞天茅台出厂价为499元时,其一级批发价已经高达970元左右,终端价北京地区达到1500元,而广东地区则达到1500元以上 。这样的话,959元怎么限得住?涨价的背后,有哪些原因和值得深思之处呢?茅台产能释放速度落后于消费市场增长速度,造成市场上供需关系紧张,这是根本原因 。
茅台利用消费群体追求品牌和品味的消费心理,配合“饥饿营销”,一次次高明地变相推动涨价 。涨价固然与茅台欲打造高端品牌的定位以及供求关系有关,但经过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涨价脱不开人为因素 。尤其在茅台供不应求的同时,五粮液也加入“脱销”行列 。在茅台提价前,茅台集团下属茅台销售公司手里还有大量存货 。
2010年12月23日,平安发布的研究报告称:茅台“销售公司存酒充足,根据我们的测算,至2010三季度末,销售公司存酒相当于27亿市值(出厂价不含税),在市场严重供不应求时,兑现很容易” 。而五粮液并没有茅台那么畅销,而是用“饥饿营销”炒高价格,经销商也在其中得利 。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曾表示,茅台要打造成为“奢侈品”,毕竟国外XO、路易十三可以卖到上万元,弱化产品功能属性,主要突出社会属性和身份标志功能,此次“饥饿营销”也只是其中一步棋而已 。
【让小米成功的饥饿营销到底是什么营销,小米的成功】 对于消费者来说呢,所有正牌白酒的成本与工艺流程几乎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半斤粮食酿出一斤白酒”,算上所有的原材料和设备费用,充其量一瓶酒的成本也不足百元,对那些动辄卖成千上万元的高端白酒来说,消费者喝的不过是一种“品牌效应” 。高端白酒针对固定人群推出,本身产量也不大,再加上巨额的广告宣传,价格就这样被推高了 。可以这样说,消费者购买一瓶中高档白酒所支付的钱里,约有70%是广告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