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诗经》“种”在大地上( 二 )


|把《诗经》“种”在大地上
本文图片

人们常说发愿容易还愿难 。 实现愿望 , “道阻且长” 。
董杰 , 为了传播《诗经》文化 , 曾放弃公务员身份而保留教职人员身份 。 自2010年5月至今 , 已经讲《诗经》11年 。 董杰讲《诗经》 , 不仅不要钱 , 还要搭钱 , 不要钱难得 , 搭钱更不容易 。 11年的精力和财力付出 , 用“难得”二字来概括 , 似乎显得轻飘了 。
董杰说 , 他先后购买了300余套《诗经》 , 写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他曾在河北省瑞林书院、沧州市图书馆、河间市二中等36个单位或机构义务讲授《诗经》1000余堂课 , 有20几万人现场听 。 36个地方 , 1000余堂课 , 300余套 , 累计20多万字 , 这些 , 数也够数半天 , 何况亲力亲为 , 义务讲授 , 还得讲出精彩 。
去年 , 北京通州一家公司的工程涉及《诗经》里的植物 , 请来两所大学的教授讲 , 但有些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 。 公司找到董杰 , 仅两个小时 , 所有问题就解决了 。 事后公司打算酬谢 , 而董杰去讲时 , 却根本没提也没想“报酬”二字 。
朱晓兵 , 先种地 , 后当兵 , 再回来种地 。 其间给《沧州日报》等媒体写稿 , 当过数十年的通讯员 。 无论干什么 , 发轫于少年时期对文化的爱 , 都化作一行行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字 。 如今 , 朱晓兵虽然老矣 , 但照旧一边扛着锄头 , 一边拿着笔头 , 从种《诗经》植物这一意义上延续他对文化的酷爱 。 《诗经》里的植物并不全适于北方 , 种这些东西也挣不来钱 , 因此 , 他在选地、买种子、经管时 , 一度遭遇过来自经济、家庭和外部的窘境 。
|把《诗经》“种”在大地上
本文图片

退伍后 , 当业余通讯员养不了家 , 他就包地种地 , 回归农民的老本行 。 去年10月 , 董杰和他一拍即合 , 决心在他的承包地里开出10亩地种《诗经》 。 种《诗经》得买种子 , 用肥料 , 一次就投资近两万元钱 , 还得搭工夫去经管 。 今春玉米价正好时 , 几万公斤玉米因为经管“诗经植物园”错过了最好的行市 , 赔了好几万元 。 老婆孩子不乐意 , 有怨言;外人不理解 , 骂他神经病 。 朱晓兵也于心不安:“往年假如不搞植物园 , 一春起码多挣3万块钱 , 老婆孩子吃得更好一些 , 尤其是疫情环境下 。 河间市委、市政府把任务交给我和董老师 , 对我们寄托了期望 , 董老师认为我行 , 我想着对《诗经》、对文化的执着 , 我做到了 , 也不负重托 。 ”“白天忙 , 晚上给人打电话问种子的事 , 咨询北方怎么种 , 人家骂我 , 说我深更半夜打电话有毛病 。 ”
董杰和朱晓兵从前各有本业 , 传播《诗经》是半路出家 , 对于新事物 , “攻玉以石”“道阻且长” , 然而他们志同道合、惟精惟一 , 不愧《诗经》传播者的美誉 。 当他们看到新出的幼苗 , 看到在《诗经》里浸润成长的孩子 , 桃李春风里 , 该有一杯美酒助他们咏唱 。
数典祭祖志不忘
大愿成真当有期
曾有人发问 , 没有河间 , 我们还能读到《诗经》吗?当然不能 。 不能 , 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断章 。
中国是诗的国度 , 《诗》是中华文化的原典 , 沧州西部的古河间国是《诗经》的再造和传承地 。 如南皮“尹吉甫采诗”说成立 , 那么沧州区域对《诗》三百的形成可谓功莫大焉;如以《汉书》北方人好“诗”的传承记述而论 , 那么汉武帝命名《诗》三百为《诗经》的前后 , 可见以沧州区域为中心传播的范围之广 。 鲁、韩、齐三家诗失传之后 , 在河间一带形成的“毛诗”一脉传承 , 流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