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库斯·杜|世界读书日丨那些买书如山倒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二 )


自此 , 几乎一整季节目 , 人们看到在屋子里、车后座上 , 甚至轮船上 , 张艺兴都在低头看这本书 。
从张艺兴惊讶地念出书名《不会带团队 , 你就只能干到死!》开始 , 这本书连同他看书时的如痴如醉都成为贯穿节目的爆梗 。
节目的弹幕飞快闪过了诸如“这本书会火”“好想看那本书”“总裁从小培养”等文字 。 这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明星带货 , 张艺兴更无意立读书人设 , 只是凑巧大家都在为他努力的形象与这本书的气质暗合而叫绝 。
反观习惯卖读书人设的明星 , 翻车者虽不在少数 , 但依然有人前赴后继地重蹈覆辙——前有李清照所在朝代被张冠李戴 , 后有自创诺贝尔数学奖 。
马库斯·杜|世界读书日丨那些买书如山倒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演员靳东常常被认为懂得很多 。 /2015年 , 中国人民大学《看见青春 对谈》健谈会
还有明星前脚推荐了《海边的卡夫卡》 , 后脚就表现出对其中经典语句的一无所知 。 他们似乎想用阅读给自己镀金 , 反而更快暴露了自身的无知 。
其实 , 任何人都没必要立读书人设 , 读书本身就不是一件高高在上的事 , 而是与吃饭、睡觉一样平常 。
读书 , 是严肃的 , 但肯定不是高冷的 。
2021年 , 31岁农民工陈直读海德格尔成为被热烈讨论的阅读现象之一 。
“农民工+海德格尔”的故事也引出了根深蒂固的阶层偏见 , 这种偏见更多来自知识阶层身上“精英的傲慢” 。
正如前些年里 , 沉迷于卡迈克尔数研究的农民工余建春、在城市图书馆中如饥似渴地阅读的穷困流浪汉 , 他们都被当成奇观一样 , 其背后的逻辑如出一辙 。
相反 , 我们应该鼓励他们 , 并将所谓的奇观化作阅读的日常 。
正如作家梁晓声所说 , 在阅读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 , 每个人或许都有些差异 , 但在阅读这件事上 , 大家都是平等的 。
马库斯·杜|世界读书日丨那些买书如山倒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阅读本不应该有门槛 。 /《马大帅》
近些年 , 书不再被束之高阁 , 人们知道一本书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 , 甚至严肃的阅读也与娱乐沾上了边 。 《向往的生活》中 , 不仅有《不会带团队 , 你就只能干到死!》这本书被带火 , 参加节目的作家止庵与史航还推荐了《人性的因素》和《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等书 。
阅读与娱乐并非水火不相容 , 它只是借用了一种当下年轻人最容易接触也容易接受的方式 , 把阅读推向了更大的市场 。
一方面 , 明星带火图书已不鲜见 , 主持人董卿在节目中屡次引用智利诗人聂鲁达的诗 , 让很多人开始关注拉美文学及作家;歌手李健在《我是歌手》中向大众普及了诗人莱昂纳德·科恩;班宇的《冬泳》因演员易烊千玺的推荐而多次加印;因《觉醒年代》被大众所熟知的演员曹磊 , 会把书里喜欢的段落复印出来带到排练现场看 。
另一方面 , 某媒体统计了因综艺而出位的图书:《乐队的夏天》带火了资深音乐从业者郭小寒所写的《沙沙生长:中国当代民谣走唱录》和《生而摇滚》等;作家马世芳的音乐节目《听说》则让听众对他的作品《地下乡愁蓝调》产生了阅读兴趣;《明星大侦探》以剧本杀形式 , 让一众年轻人爱上了推理小说 。
马库斯·杜|世界读书日丨那些买书如山倒的人,后来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