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库斯·杜|世界读书日丨那些买书如山倒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四 )


与原创类非虚构图书相比 , 引进类非虚构图书的声量相对较大 。 早在2013年 , 上海译文出版社就以“译文纪实”为名 , 策划出版了一系列非虚构畅销书 。
2021年 , 疫情进入第二年 , 人们在度过最初的恐慌之后 , 开始正视前所未有的来自病毒与生活的挑战 。 一系列以“疫情”为关键词的非虚构图书被引入中国—— 《新冠时代的我们》(上海译文出版社)、《全球真实故事集》(上海文艺出版社)、《流行病调查局》(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等 。
身处于变动的世界 , 非虚构或许更能给人们带来“有用且稀缺的真实” , 即便碎片化阅读早已占据主流 , 体量庞大且阅读耗时的非虚构作品依然拥有固定的追随者 。 这不是奇迹 , 而是切中了时代与社会的脉搏 。
马库斯·杜|世界读书日丨那些买书如山倒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我们仍然需要阅读 。 /图虫创意
正如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文学博士梁永安所说 , 好书首先要有时代性 , 能切入时代最核心的问题 , 而不是站在边缘 。
“要能看到一些最关键的、绕不过去的问题 , 比如内在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精神问题等 。 ”这条经验对于非虚构一样适用 。
纵观世界图书市场 , 据报道 , 非虚构类图书的子类别中 , 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医学类、心理学类图书 , 其次是自然科学类图书 。
同样 , 这一阅读趋势也在国内图书市场上有所反映 。 开卷数据显示 , 霸榜2021年三大榜畅销书TOP3的非虚构图书分别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医路向前巍子给中国人的救护指南》《半小时漫画中国史5》 。
文字也会失语?
提笔忘字、难以用文字表意、缺乏写作逻辑、用表情包代替文字……窘迫的文字表达问题揭开了残酷的真相 , 当代人的语言日益贫乏 。
他们把上述“症状”统称为“文字失语症” 。 有相同困扰的15万人在“豆瓣”上自发成立了“文字失语症互助联盟”小组 。
事实上 , 语言贫瘠早已不是新话题 。 2019年 ,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 , 受访者中76.5%的人自觉语言越来越贫乏 。
当然 , 这一现象并不能简单归咎于当代人阅读量变少 。 事实上 , 在一个信息社会 , 人们每天都被海量内容所包围 。 与非网络时代相比 , 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 除了纸质媒介之外 , 公众号、App、社交媒体、短视频、播客等 , 占据了大量的碎片时间 , 技术甚至将碎片时间的阅读推到了极致 , 如此算来 , 阅读总量未必变少 。
马库斯·杜|世界读书日丨那些买书如山倒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2019年5月23日 , 武汉 。 年轻人阿飞租了一个车库读书、写作和居住 。 / 视觉中国
【马库斯·杜|世界读书日丨那些买书如山倒的人,后来怎么样了?】或许 , 语言的贫瘠与阅读数量的关系远没有与阅读质量的关系密切 。 在阅读的大量信息中 , 文字被网络梗、热词甚至表情包垄断了——生气了 , 只会说“无语”;赞叹时 , 只会说“绝绝子”和“YYDS”;加油鼓劲时 , 只会喊“奥利给” 。
用网络语言对抗网络语言 , 只能说一句“不明觉厉” 。
语言的污染 , 可能只是给语言库做了无用的增量 , 语言的贫乏才是更值得担忧的 。 作家杨樱认为 , 语言的匮乏是对人类的最终打击 , 因为这会导致我们失去文化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