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有节即是有所节制 , 有所保留 , 不把弓拉满 , 不将势用尽 , 预留出腾挪空间和回旋余地 , 避免陷入亢龙有悔、势尽反败的困境 。
《韩非子》中讲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 一个楚国人 , 既卖盾又卖矛 。 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 ,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 , 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 , 结果是把自己置于逻辑的死胡同 , 进退不能 , 就因为他把话说得太满了 。
《庄子·外篇》也讲了个类似的故事 , 战国时期有个叫东野稷的人擅长驾驶 , 他在鲁庄公面前夸下海口 , 他驾车无论是进还是退 , 车轮的痕迹都像木匠画的墨线那样直 , 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旋转打圈 , 车轮的痕迹都像木匠用圆规画的圈那么圆 。 鲁庄公叫他驾车表演 , 说一圈两圈不叫本事 , 兜一百个圈子再返回原地那才叫高手 , 结果东野稷车仰马翻 , 输了个底朝天 。
可见 , 凡事皆有度 , 过则生变 , 再强的硬弓 , 势穷力竭之后 , 连薄如蝉翼的丝绢都不能穿透 , 故而先哲才语重心长地劝诫:“势不可使尽 , 福不可受尽 , 话不可说尽 。 ”尽则满 , 尽则竭 , 尽则穷 , 古今中外 , 莫不如是 。
鉴于此 , 为防止重蹈“尽”的覆辙 , 《管子》提出量力而行 , 勤俭节约 , 避免消费无度造成奢侈浪费 , “审度量 , 节衣服 , 俭财用 , 禁侈泰” , 否则 , 居家就会难免饥寒 , 治国就会面临危险 。 唐代贤相陆贽也强调“取之有度 , 用之有节 , 则常足;取之无度 , 用之无节 , 则常不足” 。 成书于清代的《格言联璧》则认为 , 凡事都要知道有所节制 , “言语知节 , 则愆尤少 。 举动知节 , 则悔吝少 。 爱慕知节 , 则营求少 。 欢乐知节 , 则祸败少 。 饮食知节 , 则疾病少 。 ”言行举止 , 饮食起居 , 看似平平常常 , 微不足道 , 但其中的学问却不可小觑 , 知道守正有节并躬行不辍一以贯之 , 这很难 , 却也很重要 , 古人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强调修身 , 强调小事也要做好 , 就是因为它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 。
有节不只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活态度 , 更是极具远见深识的大智慧 。
古人曾发明一种特殊的“座右铭” , 名曰欹器 , 其上有双耳可穿绳悬挂 , 底厚而收尖 , 口薄而敞开 , 其上放置匀速滴水 , 特别之处在于它“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 古人制作此器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 , 凡事都要懂得节制 , 刚刚好是最高境界 。 孔子有感于此 , 谆谆告诫他的学生 , 只有做到智慧超群而不显锋芒 , 功高盖世而不居功自傲 , 勇武无敌而示以怯懦 , 谦虚谨慎 , 戒骄戒躁 , 才能保持长盛不衰 。
有节要求懂得守拙与谦退 , 有功劳推一推 , 有机会让一让 , “行不去处 , 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 , 务加让三分之功” , 风光不独占 , “众乐乐”强于“独乐乐” 。 有节要求懂得知足常乐 , 对自己喜欢的东西 , 知道自我克制 , 做柳宗元笔下喜欢背东西、生性贪得无厌的小虫子蝜蝂不仅累 , 而且也没有好结局 , 而见到别人在物质上强于自己也不必眼红 , 要知道“良田万顷 , 日食三餐;大厦千间 , 夜眠八尺” , 真正要紧的是在精神境界上的见贤思齐 。
有节则无虞 , 懂得有节也许并不难 , 要做到有节却需要大智慧 , 这其中的取舍之道 , 值得我们细细琢磨 。
【鲁庄公|凡事皆有度,有节则无虞】◎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马军) , 图源网络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
- |山东手造丨制砚女子惜石如金,十余年潜心制作200多块“齐鲁文砚”
- |“山东手造·优选日照”50项精品|“皮影茶盲盒”是一盒可以演皮影戏的茶
- |上学最怕鲁迅文,长大已是篇中人
- |秦明被邓元觉击败,鲁智深也只能打成平手,为何看见武松就想逃?
- 蒋门神|醉打蒋门神、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和武松招式相似,谁的武技更高一筹?
- 鲁宾逊漂流记|书单|当我们陷入“孤岛”
- |乌鲁木齐:最美人间四月天 诗词海报助抗疫
- |鲁智深看不上吝啬的李忠,为何李忠当了山大王,还是看不上?
- 河流|鲁敏长篇新作《金色河流》:致敬激流勇进的当代“人世间”
- 鲁迅|直播预告 | “旷代文章数阿Q”:《<阿Q正传>笺注》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