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4·23读书日|糜志强:在读书的平静中获得拯救

读书日|4·23读书日|糜志强:在读书的平静中获得拯救
本文图片

也闲书局 , 坐落在贵阳市井的一家书店 。 “德不逾闲 , 小德出入可也”是书店名字的来历 , 究其深意 , 也许“读书”与“德”相似 , 德是必须的 , 但选择也可以是多样的 。
这个在城市角落里的书店 , 不大的空间里收录了2000多种藏书 , 古籍善本、二手倒卖、朋友赠与 , 都成就了店主对书本的“贪心” , 成为了书店藏书的一部分 。
读书日|4·23读书日|糜志强:在读书的平静中获得拯救
本文图片

与店主糜志强初次见面时 , 他正在整理书架上的书 , 缓慢的动作很符合午后慵懒的节奏 , 也赋予了他多一份的儒雅 。 面对镜头的糜志强 , 用他书中小记的话来说是“让我惊讶于自己居然还有慈眉善目的那一面 。 ”
读书日|4·23读书日|糜志强:在读书的平静中获得拯救
本文图片

用糜志强的话来说是感激书本拯救了他 。 “如果我没有读书 , 我的命运一定会比现在更加的跌宕和坎坷 , 读书使我更加坦然 。 ”这份坦然就像糜志强坦然接受自己失败者的身份一样 , 但读书让他寻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 让他能平静的接受自己的生活 。 不管成功与否 , 不管是作为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而存在 , 糜志强充实的精神世界已不再将他拘束于外在的身份枷锁 。
读书日|4·23读书日|糜志强:在读书的平静中获得拯救
本文图片

关于开书店的初衷 , 糜志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 曾经有一位长者 , 他确定有一套书自己不会再翻开阅读了 , 所以将这套书转让给了也闲书局 , 临别时 , 老人依依不舍地表示:“书本只有到了书店 , 能被大家阅读 , 我才无愧于这本书 。 ”分别场景的悲怆 , 让糜志强感受到书与主人那份深刻的情谊 , “回来我翻阅这套书 , 每一本书都用牛皮纸包裹 , 缺页被小心翼翼的粘牢 , 我想这本书一定给予了老人度过艰难时光的力量与快乐 , 与现在的悲伤对比鲜明 , 实在让人动容 。 ”
读书日|4·23读书日|糜志强:在读书的平静中获得拯救
本文图片

人与书 , 或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 却包含着糜志强对书本与书店最简单真挚的情感——喜欢 , 这也是他开书店的原因 。 一如他所说:“我从不觉得人与书的关系是人和物的关系 。 ”糜志强更愿意接受书本像是一个可敬的永远不会去打扰你的朋友 , 对他而言 , 或许有的书本内容深奥 , 犹如高耸的山峰不可轻易越过 , 但是在攀登过程中的他是快乐的 。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不畏死亡 , 也要征服众多山川的原因吧 。 ”糜志强感慨道 。
“读书的氛围感总能让人发现自己的谦卑与渺小 。 ”糜志强觉得一个作家可能一辈子就写了一本书 , 他用极少的金钱去请教了一个作家一生的心血是值得的 。 在糜志强的眼中 , 读书氛围对于阅读这门谦卑的“艺术”至关重要 。
读书日|4·23读书日|糜志强:在读书的平静中获得拯救
本文图片

如果有一天 , 开书店变成了一种情怀 , 读书变成了一种可以炫耀的东西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书籍的悲哀 。 就好比如今在“网红书店”打卡的形式 , 在糜志强看来 , 这于读书无益 。 “读书应该是一种广泛的持续的长时间的行为 , 如果人们只是在某个日子才想起读书 , 来书店摆几个POSE拍几张照片然后扬长而去 , 肯定是不行的 。 ”对糜志强而言 , 打卡拍照只能美化人的外表 , 而要装饰内心 , 书籍才是最好不过的化妆品 , 它可以美化甚至是净化人的心灵 , 滤化掉人性的污浊 , 改变人的孤傲、偏激 , 若人人都将书籍当作可亲可敬的朋友或知己 , 他们的精神面貌才会发生质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