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在被掩埋的古文明里,重建心灵的力量

楔形文字埋葬在西亚茫茫荒漠之下 , 沉睡千年后死而复生;
艺术品中的诸神踪迹 , 藏着古希腊人的精神密码;
莎草纸书写的《亡灵书》 , 成为载着古埃及人通往永生信念的轻舟;
天宫、祝融、北斗、嫦娥 , 现代科技命名竟来自传统文化符号;
种姓制、咖喱文化、神秘恒河水 , 构成不可思议的印度;
拂去时间的厚厚沙砾 , 古老文字、神话传说、文献典籍 , 都成为今人探秘溯源的线索 , 我们循声而去 , 倾听古文明的悠长召唤 。
疫情之下多烦忧 , 但一缕书香尚在 , 便可浸润心灵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 澎湃新闻推出“探寻五大神秘古文明”专题好课 , 连续六天线上直播 。 一起跟随名家的脚步 , 拨开历史迷雾 , 走进古文明深处 。
【讲座|在被掩埋的古文明里,重建心灵的力量】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从8000年前说起
时间:4月25日19:00
主讲人: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 , 为何要从8000年前说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认为 , 中华文明起源于距今8000年以前 , 形成于距今5000年左右 , 至少存在北方、中原和东方三种起源模式 。 3000年的时间跨度里 , 中华文明经历什么?4月25日的讲座里 , 韩建业教授将带领我们一同追根溯源 。
2
古希腊艺术与文化
时间:4月26日20:00
主讲人:张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神话是古希腊艺术家最钟爱的题材 , 大量的神话故事在各个时期的希腊艺术品里以各种方式不断地被重述 。 4月26日的讲座里 ,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张巍将以古希腊艺术的发展分期为线索 , 关注图像艺术如何用不同于文字艺术的方式形塑神话 , 尤以古风和古典时期的宗教建筑与日用陶器为例 , 介绍建筑雕塑与陶器画如何表现神话 , 又如何实现其当下的文化功能 。
3
多彩的楔形文字器物
时间:4月27日 20:00
主讲人:欧阳晓莉(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神秘的楔形文字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 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为苏美尔人所发明 , 此后成为苏美尔文明的重要载体 。 在茫茫的西亚荒漠之下沉睡近两千年 , 直到近代西方冒险家的脚步踏过这片土地 , 这一失落的文明才有了“死而复生”的传奇 , 重新回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视野之中 。 4月27的讲座 ,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晓莉带大家透过器物与铭文 , 走近古老的楔形文字 。
4
挖掘古埃及
——考古、文物与未解之谜
时间:4月28日 20:00
主讲人:金寿福(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成功破译象形文字 , 标志着埃及学的诞生 。 两个世纪以来 , 无数学者为沉默的古埃及赋予了新的生命 。 之前的学者如何挖掘古埃及?谁才是真正的埃及考古第一人?又是什么让古埃及的神秘色彩愈演愈烈?4月28日的讲座 ,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寿福与大家一同走进古埃及的考古、文物及诸多未解之谜 。
5
不可思议的印度
——文本中的古代印度世界
时间:4月29日 20:00
主讲人:王立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当提起今日印度 , 进入你脑海的是种姓制、神秘恒河水 , 抑或咖喱文化?然而作为文明古国的“古印度” , 是比今日印度更大的范围概念 。 从《大唐西域记》到希罗多德的《历史》 , 古代众多文献早已描摹过印度古代世界 。 我们如何透过文本了解遥远的古印度?4月29日的讲座 ,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立新 , 一同与大家走进不可思议的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