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寰宇问苍穹,看我中华!

|漫步寰宇问苍穹,看我中华!
本文图片

上海市虹口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林绿怡
华东师范大学非遗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民俗学博士后 ,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李柯
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 , 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 。 回首向来 , “究天人之际”乃中华万民历久弥坚之夙愿 , 面朝星空的遐思迩想在千年不息的暮鼓晨钟间穿行、激荡 , 终于半个多世纪以前 , 在“东方红 , 太阳升”的引吭高歌中 , 开启了美丽的承诺 。 诚然 , 航天不单指向的是当代中国航天人的梦想 , 也不仅仅属于科学家、航天员、国防科技工作者 , 更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 因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想象驰骋天地宇宙、漫步寰宇苍穹的共同而宏大的愿景 , 而那些由中华先民创造 , 在华夏大地世代传承、广为流传、历久弥新的飞天、梦天神话 , 正是对这一愿景的生动描述和无限景仰 。

敬奉天地 , 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 , 也成为许多飞天、梦天神话发生和接受的重要驱动力;而夜观星象 , 制定历法 , 指导农桑 , 更是古代中国人的日常所需 。 神话与星象 , 在当今知识范畴中虽分属两类 , 但在古人的思想世界中 , 却是有其同构性的 。
古代“飞天” , 在某种意义上即是“羽化登仙” , 而“天宫”便是在无垠星空下可供憧憬的梦幻仙境 , 是凡夫俗子梦寐以求的归宿 。 “手可摘星辰”的飞天梦 , 中国人已经做了几千年 。 以天为大 , 回首中华民族的飞天路 , 那些飞天神话 , 就是对广大民间百姓星空梦想、天地情结最为生动而浪漫的阐释与演绎 。 远古时代 , 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 , 塑造了先民最原始的宇宙观;女娲炼五色石补好天空 , 万灵众生始得安居 。 “白兔捣药秋复春 , 嫦娥孤栖与谁邻” , 嫦娥奔向月宫 , 满怀着人们对月亮这位地球“近邻”的想象 , 以至崇拜 。 而神异动物龙凤升天 , 则象征着世俗社会对权贵的想往 , 对祥瑞的寄寓 。 “迢迢牵牛星 , 皎皎河汉女” , 无数喜鹊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鹊桥 , 成全了牛郎织女在天河上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 , 更是喜闻乐见的不老传说……
除了民间传唱的天地遐想 , 亦不乏文人阶层如神话般地天人讴歌、天外之想 。 晋葛洪《抱朴子》云:“道也者 , 逍遥虹霓 , 翱翔丹霄 , 鸿崖之虚 , 唯意所造 。 ”这是对长生不老、飞天登仙的信仰与追求 。 梁萧子显《南齐书》有载:“夏口城(今湖北武昌)踞黄鹄矶 , 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 。 ”则不啻启发了“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一广为传颂、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 亦挥写出载人航天的诗意雏形 。 还有更多的文人士大夫 , 他们仰望星空 , 却也脚踏实地 , 悲天而在于悯人 , 于是便有了楚国屈子大夫“日月安属 , 列星安陈”这样孜孜求索、直指心灵的人性拷问 , 更有东坡先生“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的人世喟叹 。
对于历代的皇室贵胄而言 , 飞天、梦天神话的元素也常在他们的宫廷、墓室、服饰、器物等种种物事中 , 竞相呈现 。 许多古代贵族墓室壁画中的飞天图 , 表征的就是墓室主人的灵魂羽化升天之意涵 。 这些飞天、升天的图像还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符号与文化象征物 ,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图便是其特出的典型代表 。
|漫步寰宇问苍穹,看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