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是诸葛亮还是张良

有人说张良是历朝历代中少有的“聪明人” , 能辅佐帝王终成霸业(此类功臣每个朝代都有),又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这种情况就凤毛麟角了) , 正应证了那句老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虽然张良的“独善其身”是相对于韩信、英布、彭越、卢绾等一干人而言的 。相比较而言 , 诸葛亮鞠躬尽瘁、毕生心血和远大目标充其量也就是助刘备三分天下,刘备死后,霸业未成而病死于北伐途中 。和张良的生平相比,算不得丰功志伟,结局也非善终 。那么把张良放到三国 , 辅佐刘备,真能比肩诸葛亮吗?我看未必 。
一、刘邦和刘备的不同 。
张良辅佐刘邦、孔明辅佐刘备,但刘备的韬略和刘邦是没有可比性的 , 刘备算作仁主、但不能算作明主 , 更谈不上霸主,刘邦才是真正的一代霸主!为何这么说,原因有二:先说发家史,相比较而言,刘备的发家史比刘邦容易的多,刘备一开始就有关羽张飞兄弟追随(三国类游戏迷都知道 , 二人在三国武将系列中的的确确是战力值爆表的人物),兵士和兵器都是买的,而诸葛亮隆中对帮刘备描绘三分天下的蓝图,让我们一开始就先入为主的感觉到 , 诸葛亮等的就是刘备 , 而非曹操、孙权 , 以诸葛亮的智谋,卧龙的美誉并不是跟随刘备之后才被世人所知的,而是早有其名,可以说刘备是带着关张赵、诸葛孔明等三国时期的牛逼人物跟别人抢地盘去了 。刘邦不同,刘邦起兵伐秦,面儿上是顺天意,合民心,但看过《楚汉风云》的人都清楚,刘邦起兵是被逼的,一开始追随他的都是酒肉兄弟,真正在后期帮刘邦多次化险为夷的张、韩、萧三杰,都是半路追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经历,有其私心,助刘邦成帝业,并非张良的初心 。所以,从发家史来说,西蜀是预先规划好的,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大汉是经历了太多的不可能变可能而建立的,大家会发现 , 历史往往喜欢后者 。再说刘邦和刘备是怎么分别对待张良和诸葛亮的,共同点显而易见,不便赘述,不同点多比较就能看出来,刘邦干的是CEO,刘备干的是董事长 。刘邦”善用“,但抉择多在于自身,而且错了就是错了,是真善用;刘备善用,是把蜀国托付于诸葛亮 , 生前托国,死后托孤,刘备作为蜀国集团的老大,少了一分果决和野心,而导致蜀国由盛转衰的夷陵之战,就是刘备一生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完全逆诸葛亮本意所致,举全国之力发兵东吴诸葛亮妥协了,到了被火烧联营的时候诸葛亮也已无回天之力,可以看出,在刘皇叔的心理,孔明不排第一,但在刘邦的心理,我是第一,剩下都是第二 。这么一比大家也许就能感觉到刘邦和刘备的不同之处了,那么让张良辅佐刘备,可以么?张良善择主,也许会对蜀国鞠躬尽瘁,但真要按历史的剧本去演,张良也许不会像孔明那样死而后已 。

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是诸葛亮还是张良

文章插图
【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是诸葛亮还是张良】二、三国和楚汉不同 。
一个谋士的闪光点,往往不是在其主公一番风顺的情况下显现的,而是逆境出真知,真理在于少数,这个共同点在张良和孔明身上也不做过多赘述,单就三国与楚汉的战争情况而言,汉军和蜀军作战多是以弱胜强 , 若张良回到三国,在蜀国也许会帮刘备干一番事业,划一片疆土,但要说能否大一统,难 。为何难,因为历史在进步 。楚汉时期,张良助刘邦化险为夷,多次死里逃生,一是张良有其洞悉能力,能快速找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性很强的解决问题,见解独到且实用,而项羽扮演的就如同吕布的角色,所以整个楚汉争霸再加之前期的抗秦之战中,像张良这样的自带光环的谋士少之又少,张良为刘邦所用,那么刘邦赢了 。但到了三国时期,孔明面对的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孔明虽足智多谋,但他辅佐的蜀汉却做不到一家独大,魏、吴势力能和蜀国三分天下 , 且蜀国最弱 , 每个势力都有其得天独厚的地方,三国谋士众多,武将云云,孔明带着蜀国仅有的军事实力联吴抗曹,本就不易 , 可以说孔明看透的人和事 , 司马懿、周瑜都能看透 , 大家都是聪明人,好多事情就相持不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