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续冬|江湖奇男子波拉尼奥和他所书写的“文学中的文学”( 四 )


《2666》里面残害墨西哥女性的凶手到底是谁?2666这串数字除了波拉尼奥在另一部作品中给出的只言片语之外是否还有别的解释?在这片宏大的叙事迷宫之中是否有阿琴波尔迪或者阿图罗·贝拉诺之外的超终极大boss?类似的问题读者在阅读《荒野侦探》的时候肯定也会提出一大堆 。 这些问题不但没有妨碍我们对《2666》的理解 , 反倒加深了我们的阅读快感——这正是波拉尼奥的诱人之处 , 他善于将文学书写行为本身变成一个遍布兴奋点的迷局 , 甚至连作者都可以消失掉 , 成为“一位仅仅接受一部杰作指示的秘密作家”(这是《2666》的第五部分里一位打酱油的老作家对阿琴波尔迪说的话) 。 而多年前 , 波拉尼奥在一首名为《文学漫步》(Un paseo por la literatura)的诗中早就表达过对“迷局书写”的体认:“我梦见我是个年迈、衰老的侦探 ,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寻找失踪的人们 。 有时候我碰巧在镜中看到自己 , 我认出 , 那就是罗贝托·波拉尼奥 。 ”
|胡续冬|江湖奇男子波拉尼奥和他所书写的“文学中的文学”
本文图片

胡旭东(1974-2021) , 1991年9月至1996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 , 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攻读硕士学位 , 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 , 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任教 。 曾任北京大学巴西文化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巴西利亚巴中友好协会顾问、中国拉丁美洲学会理事等职 。 2006年获北京大学树仁学院奖教金 , 2014年获北京大学黄廷芳/信和杰出青年学者奖 。
胡旭东老师自留校任教以来 , 潜心教学 , 先后讲授过“拉美文学专题”“葡萄牙语国家文学专题”等研究生课程和“20世纪欧美诗歌导读”“电影中的20世纪外国文学”“多元共生的奇观:巴西文化”等本科生通选课 , 深受学生喜爱 。 他悉心育人 , 注重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和社会现象的独立思考能力 , 培养了多名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 部分学生任教于国内一流高校 , 为学院的教学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
胡旭东老师曾于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赴巴西国立巴西利亚大学访学 , 讲授“中国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等多门课程 , 得到校方、我国驻巴西大使馆、巴西驻华大使馆等机构的高度评价 。
|他通过自己的诗歌和为人 , 让这个世界变得有趣
END
活字文化
【|胡续冬|江湖奇男子波拉尼奥和他所书写的“文学中的文学”】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