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乐宫“神祇之居”,看图像、建筑与空间的意象( 四 )


|从永乐宫“神祇之居”,看图像、建筑与空间的意象
本文图片

1956年由清华大学测绘的重阳殿图纸
永乐宫建成时 , 潘德冲早已去世 。 我们不知道永乐宫营造出来的效果是否与他刚开始想的一样 , 但我们可以从一些明清史料看到后人的一些观感 。 如明后期的《永乐宫重修诸神牌位记》的描述:“规模闳矩 , 广庑翼翼 , 邃靓轩豁 , 金碧辉煌 。 壁绘天神像三百六十 , 计牌位有四百余座 , 供棹有数十余张 。 明神赫奕 , 灿然昭列 , 禋祀岁举 , 聿成盛典 。 ” 我们可以看到这段话里强调了神像的数量 , 以及当时有牌位和供祀的盛况 。 清初期《大清重修万寿宫碑记》 则更为全面地描述了重修后的永乐宫给人的观感 。 建筑主体与色彩装饰宏大华美、富有生气:“栋宇嵬峨 , 堂帘深邃 。 飞檐拂碧霄之云 , 螭头映红日之彩 。 斗桷龙腾 , 榱题凤舞 。 紫陌绝尘 , 丹级叠翠 。 ”殿内画像威严而逼真 , 望之宛如置身仙境:“金容冉冉 , 图像俨然而垂拱;玉颜穆穆 , 环珮珊兮其遥临 。 宝鼎香浮 , 望之恍跻圣境 。 琼卮灯灿 , 瞻之如游洞天 , 洵海上之蓬瀛 , 人间之福地也 。 ”
再看看在当事人的想象中三清殿是个什么样的空间 。 道教宫观设置三清殿是古老的传统 。 成书于初唐以前的《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明确提出道观的形式应该效法上天的神仙世界 , 成为人们心目中神仙世界的具体化:“夫三清上境 , 及十洲五岳 , 诸名山或洞天 , 并太空中 , 皆有圣人治处 , 或结气为楼阁堂殿 , 或聚云成台榭宫房 , 或处星辰日月之门 , 或居烟云霞霄之内 , 或自然化出 , 或神力造成 , 或累劫营修 , 或一时建立 , 其或蓬莱、方丈、圆峤、瀛洲、平圃、阆风、昆仑、玄圃 , 或玉楼十二 , 金阙三千 , 万号千名 , 不可得数 , 皆天尊太上化迹 , 圣真仙品都治 , 备列诸经 , 不复详载 。 必使人天归望 , 贤愚异域 , 所以法彼上天 , 置兹灵观 , 既为福地 , 即是仙居 。 ”《三洞奉道科戒营始》还将供奉最高神祇之殿统称为“天尊殿” , 其形制可采用“四注”即庑殿顶 , 规模可小至三间 , 亦可大至十三间 。 建筑形式可以极简朴 , 亦可采用昂贵的材料、华丽的雕饰及壁画:“凡造诸屋宇 , 总有六种相:一者名木灵材 , 二者因时所出 , 三者金玉雕饰 , 四者飘石葺构 , 五者丹青图画 , 六者茅茨土阶 。 ”
【|从永乐宫“神祇之居”,看图像、建筑与空间的意象】自唐代以后 , “三清殿”的设置在道观中极为常见 , 明初朱权(宁王)所编之《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对三清殿及玉皇殿的像设及图像配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三清殿两旁 , 当塑九宸九帝 。 玉皇殿两旁 , 当塑三十二天帝 。 二殿之壁上 , 当画以万圣朝元之班像 。 ”可见三清、九帝、万圣朝元的图像层次 , 在明初已成为三清殿的定式 。
可以看到 , 纯阳殿和重阳殿其实都属于全真教派的祖师纪念堂 。 纯阳祖师和重阳祖师的画像都基于真实的历史人物 , 通常以各类真实的空间环境为背景 , 描绘圣人的生平行迹与“显圣”事迹 。
|从永乐宫“神祇之居”,看图像、建筑与空间的意象
本文图片

纯阳殿《钟吕谈道图》
在全真道的祖师故事中 , 壁画本身也变成一种“显圣”的媒介 。 《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第四十化就记载吕洞宾曾在山阳神光观“丐笔自绘己像于三清殿北塘 。 眉目修整 , 状貌古怪 , 不类世传 。 上有北斗七大星君 , 相被发 , 秉珪立傍 。 ”又在旁边画一长达一丈余的巨符 , 对信众有治病的功效 。这是以画像的形式 , 将自己列于天神之间 , 又通过画符的方式 , 提供“治病”的恩惠 , 以此赢得百姓的敬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