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晦日送春古诗七首赏读: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三 )


要鼓起多大的勇气 , 才能笑着面对未来和明天 。 同情默然中 。
|晚春晦日送春古诗七首赏读: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本文图片

“倏忽韶光第九旬 , 无花何处觅残春 。
长绳万尺非难具 , 谁与天边绊日轮 。 北宋 · 宋祁 《三月晦日送春 》
时光轮回 , 又迎来宋朝一个稳定期 , 唐朝的旧俗 , 大多数得到保留和传承 。
送春的风俗 , 也不例外 。
这首是吟咏流年如水 。
忽然间 , 春天就到了九旬 , 九个十天 , 也就是最后的春天即将过去 。
一片夏日清景 , 春花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
这是春天即将无可奈何的过去 。
万尺长绳并非难得 , 就算是有了绳子 , 有谁能够捆住天上的太阳 , 让它不运行 , 让春天永远存在呢?
这是用了长绳系日的典故 , 李商隐诗 , 从来系日乏长绳 , 水去云回恨不胜 , 欲就麻姑买沧海 , 一杯春露冷如冰 。 ”我这才发现 , 李商隐这首诗也是送春啊 。
宋祁一定是忽然读懂了李商隐 , 所以才和李商隐有同样时光匆匆的感慨 。
不过宋祁生活在相对安稳的宋朝 , 这首诗 , 有着惆怅 , 并不算悲凉 。
|晚春晦日送春古诗七首赏读: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本文图片

“节物相催各自新 , 痴心儿女挽留春 。
芳菲歇去何须恨 , 夏木阴阴正可人 。 ”北宋 · 秦观《 三月晦日偶题》
这是一首明快的送春迎夏诗 。
节气风物都在变化 , 有过去的 , 就会有新来的 , 比如春去夏来 。
只有痴心的小儿女们一个劲的想挽留住春天 , 叹息百花凋零 , 时有离愁别恨 。
只是你说留就留得住吗?
那些芬芳的花朵凋谢 , 原来是季节使然 , 何须惆怅?
你看你看 , 那夏天的树木 , 绿叶成荫 , 正好遮蔽越来越大的太阳 , 清阴可爱 , 绿意清新 , 正是让人欢喜的时候啊 , 不如用饱满明丽的心情 , 迎接夏天 。
说的是春去夏来 , 如何不是说的 , 人生不要太流连伤感过去的时光和事情 。
当无可挽回 , 且立足现实的美好 , 面向未来 。
|晚春晦日送春古诗七首赏读: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本文图片

“莫为轻阴便拟归 , 残花应逐夜风吹 。
共君今夜不须睡 , 正是王孙惆怅时 。 ”南宋 · 李龏《 三月晦日留客 》
宋朝也保留了三月晦日守夜送春迎夏的传统 。
比如李龏在这天留住客人 。
你不要因为要下雨就急着回家 。
今天是晚春晦日 , 本来就是风雨落花的时节 , 你就不用回家去看顾你那花花草草 , 它们也该在这个时候凋谢了哦 。
今天你就留在这里 , 我们今天不睡 , 去一起看看古人写送春的诗 , 你一个人回家惆怅 , 不如咱们一起写诗 , 和古人一起惆怅 , 顺带多喝两杯?
我看到这里 , 真是笑起来 。 实际这还真是朋友的好意 。
风雨夜 , 落花天 , 晚春时 , 一个人回家伤感总是不利于身心的 。
就算忧伤惆怅 , 大家一起哦 。 这哪里会惆怅?盛情难却 , 不如留下吧 。 送春本来也就是送走忧伤和烦恼 , 落花过后草木青 。
|晚春晦日送春古诗七首赏读: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本文图片

可以看到古代的送春是延续晦日祛邪避灾的传统 , 加上了送春迎夏的内容 。 在古代是个相对重要的日子 , 并非刻意伤春 。
有了这些概念 , 再欣赏古代的送春诗时 , 就觉得不是那么小题大做伤春悲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