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刘先琴:1000年了,杜甫依然用1000首诗歌和百姓对话

中新网郑州4月26日电 题:刘先琴:1000年了 , 杜甫依然用1000首诗歌和百姓对话
采访人员 李贵刚 李超庆
“1000年了 , 杜甫依然用1000首诗歌和百姓对话 。 ”第八届杜甫诗歌周来临之际 ,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刘先琴接受了中新网采访人员专访 。 她表示 , 与历代古典诗词大家相比较 , 杜甫在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写作表现上的人民性 , 是其他大家无法比拟的 。
被业界誉为“跨界专家”的刘先琴 , 不仅是光明日报高级采访人员 , 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副主席 。 她20世纪80年代开始业余文艺创作 , 其中部分篇目被翻译成日文、英文传播到国外 。

谈及自身的成长历程、文学创作之路 , 刘先琴直言:“在我个人的成长道路上 , 杜甫的诗歌就像他的‘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名句一样 , 一直影响着我 。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童年的刘先琴并没有什么文学作品阅读 , 母亲费尽周折帮其找到一本《唐诗宋词》 , 她如获至宝 , 对书里的每一首诗、每一首词都充满了好奇 。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杜甫的诗歌 , 背得最多的就是《三吏》《三别》 。 ”刘先琴回忆说 , “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就是诗歌 。 而我的作品被配乐朗诵的机会很多 , 这应该是诗歌语言的节奏感影响所致 。 ”
颇有意味的是 , 入了新闻行业后 , 刘先琴创作的记述中国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移民大搬迁的长篇报告文学《淅川大声》 , 获得首届杜甫文学奖 。
在刘先琴看来 , 杜甫的诗歌不仅仅是影响了她 , 时至今日 , 1000多年过去了 , 杜甫的1000多首诗歌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人们 。
“当你有了一种情怀的时候 , 就能找出来最恰当的语言去描述你这时候的心情 , 我觉得是非常难得的 。 ”刘先琴举例说 , 在当下 , 许许多多的普通百姓、老老少少都能随口说出几句杜甫的诗词 , 抒发心怀 。 比如人们回到老家时 , 会感慨“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在旅游登高时 , 就感叹“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
刘先琴认为 , 杜甫的诗歌之所以流传千年、经久不衰 , 还与杜甫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 “他既经历了大唐盛世 , 又经历了安史之乱 , 他的人生跌宕起伏 , 非常丰富 。 ”
比如 , 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讲述了诗人在人生最低落的至暗时刻 , 在如秋叶落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 , 依旧看到滚滚长江激流勇进的希望;闻听官军收复失地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诗书喜欲狂” , 国家大事与小家悲喜如此自然贴切地融为一体 。
“所以说 , 杜甫的诗歌让理想与现实、高雅与平常、辉煌与温暖自然融合在一起了 , 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接受 , 而且是用心去感受到他的一喜一悲 , 从而真正感受到中国诗歌的魅力 。 ”刘先琴如是说 。
谈及以杜甫诗歌为代表的中国古诗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何特殊意义 , 刘先琴认为 , 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是文化的一体化 , 而是文化的多元化 。 是要通过文化市场法则的普遍性 , 让不同地域创造的特色文化实现全球流动 , 从而共享人类创造的不同文化艺术 。 因此 , 全球化最可怕的是地域特色文化的流失和同化 。 而中国古典诗词 , 高度凝固了丰富独特的中华文明 , 只有系统了解中华几千年文明史 , 了解汉字韵律才能体会其深其美 。
她举例说 , 譬如可以把故事情节丰富的《红楼梦》改编成影视作品向国际传播 , 也可以把《哈姆雷特》改编成中文话剧来观看 。 “但是古典诗词搬上舞台 , 或者其他形式改编极为少见 , 外国人想学习中国古典诗歌 , 必须得去学中文 , 学习中国历史 , 因此 , 中国古典诗词在全球化过程中 , 能够起到保护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