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这个思路 , 还可以上溯到二里头文化 。 “截至目前 ,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了数十个‘刻画符号’和两个‘朱书符号’ , 也可以分为两类 , 一类形态像‘物’ , 另一类形态像‘数’ , 跟早商‘符号’的情况非常相似 。 ”
确切地讲 , 比商代甲骨文更早的汉语古文字究竟什么样 , 目前还不清楚 。 “陕西半坡文化陶器刻符大都是彩陶鱼纹和蛙纹的抽象符号 , 龙山文化陶器刻符是早期东夷族的遗存 , 良渚文化的刻符自成系统 , 而这些刻画符号都跟商代甲骨文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 不是甲骨文的前身 。
汉语古文字是怎么产生的 , 当下没有考古材料可以说明白 , 但是 , 从汉字的造字法也许能够得到某种启示 。 古文字学家释读商周甲骨文、金文 , 都离不开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 《说文解字·叙》里说的造字法 , 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 。 《汉书·艺文志》说的造字法 , 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六种 。 转注、假借是用字法不是造字法 , 应当排除掉 。 《汉书》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 , 与《说文解字》的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分类相同 , 只是说法有别 。 据甲骨文推测 , 象形字大概是由具象的图画发展来的 , 象事字大概是由抽象的符号发展来的 。 象声字以形声字的数量最多 , 《说文解字》收录小篆9353个 , 其中形声字就有7000多个 , 已经辨识的甲骨文也是以形声字为多 。 象意与会意的意思实际差不多 , 字意要从字形的构成去领会 , 比如 , 止戈为武、人言为信、反正为乏 。 不难看出 , 四种造字法有三个造字的路径 , 即形、音、意 , 而形、音、意恰好是汉字的三个基本要素 。 我以为 , 汉字的起源可以用认知考古学的方法 , 通过前面所说的三个造字路径去探索 。
甲骨文是商代语言的视觉记录形式 , 它能够突破口语所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而流传下来 , 甲骨卜辞里保留了一些最古老的文学作品 。 “癸卯卜 , 今日雨 。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这段描写盼雨的文字 , 写得多么有趣 。
三
曲枫认为 , 周代长篇铜器铭文出现以后 , 铜器纹饰随之发生了变化 , 他说 , 青铜上的纹饰是人与神之间的一种特别的语言 , 充满了人对另一个神灵世界景象的理解 。 在商代 , 它是与甲骨文并驾齐驱的一种神秘的情感表达和叙述方式 , 然而到了周代 , 当长篇记事铭文在青铜器上流行开来的时候 , 纹饰此刻成了真正的装饰 , 成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礼貌性纪念 。 无需多说的是 , 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一定比铸造纹饰还麻烦 , 但是 , 周代人不怕这个麻烦 , 大量长篇铭文青铜器的发现证明了周人对此项事业的热衷 。 为什么要把文字以这样费力的方式刻在青铜上 , 他们自己在文字中从未提到 , 但是 , 我们可以猜测到 , 青铜是一种不易腐朽的物质 , 周人一定想借此赋予文字以一种不朽的特性 。 他们的确做到了 。 正因为他们这样做 , 今天的我们才能读到这些最古老的书——也是最古老的文学作品 , 最古老的实物文献 。 好像可以这样理解 , 周代青铜器上铭文与纹饰的功能转换 , 反映了周人神本意识向人本意识的转化 。
曲枫说青铜器上有“书” , 我补充他的说法 , 青铜器上还有“诗” 。 王国维最先发现 , 一些周代青铜器铭文用韵 , 继王氏《两周金石文韵读》之后 , 又有一些古文字学家收集了两周青铜器铭文里的韵文 , 《利簋铭》就是西周最早的一篇韵文 。
青铜器铭文押韵均依元音的和谐 , 元音相同的押韵 , 元音接近的也可以押韵 , 这就是所谓的“合韵” , 如庚阳合韵、真谆合韵、脂之合韵等 , 声调不同的也可以押韵 。 押韵可以通篇铭文用一个韵 , 也可以换韵 。 周人利用字的音韵 , 在句子末尾创造声音和谐 , 句子形成一定的节奏感 , 使铭文更加口语化 。 周代的用韵铜器铭文 , 开了先秦散文用韵的先河 , 同时为先秦诗歌的产生提供了语言形式 。
- 艺术|2022威尼斯双年展,时尚与艺术重译上世纪“寓言”
- Apollo|路易威登威尼斯双年展路易威登支持当代艺术,守护威尼斯文化遗产
- 艺术|永无止境的创新——从汤集祥“字象”系列谈起
- |我和春天有个约定,中荷人寿蜜丝会山东分会举办艺术插花线上活动
- 书法|「艺术中国」巩俊贤书画名家头条
- 法国大革命|“透纳的现代世界”,在波士顿看艺术家面对时代之变
- 艺术|英媒:社交媒体正在如何改变人们看待和展现艺术的方式
- 黄胄|清渭楼?艺术|生活才是绘画的源泉——黄胄
- 迪娜·布罗德斯基|热爱骑行的艺术家,将行进路径画成巴掌大小的画作,精美极了
- 双年展|第59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开幕 创女性艺术家参展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