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和道德都是心理现象对吗 心理道德需要是怎样形成的

心灵成长包括道德观吗?
当然包括道德观,若不包括道德观,那怎能叫心灵成长?
道德观念中,审美观至为重要 。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人生的发展方向 。这是因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这句名言指的并非仅仅是他自己 , 而是揭示了所有人的心理 。
如果翻译一下 , 则是——
看到美好的人事,就主动向他看齐(学习);看到不美好的人事 , 则深深反省 , 而引以为戒 。
应当说 , 天底下所有人都是这样,都有着“见贤思齐”的心,只不过“贤”与“不贤”的标准却不一样,这就是不同的审美观 。
事实上,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正是审美观引领着前进的方向 。
譬如:有些年轻人把粗俗当作豪爽,于是就朝着他心目中的“豪爽”而努力“看齐”,结果由于审美观的误差,最后他却一步步地迈向了粗俗 。
再如:有些人把诚恳当作愚蠢 , 而把耍心眼当作聪明,于是就在对“愚蠢”的鄙夷中一步步地远离真诚;同时也在他自认为朝着聪明的“看齐”中,一步步地堕入“耍心眼”的套路而难以自拔 。
另外 , 西施是华夏历史上公认的美女,但她有心脏?。此健拔魇┎⌒亩淅铩?。结果,有人把她的美归结为“颦”,即皱眉,并主动向“颦”“看齐”,就成了闻名千古的“东施效颦”!
此类事例很多,可谓不胜枚举 。
总之,心灵成长过程中,必须树立健全的道德观和审美观 。
【品德和道德都是心理现象对吗 心理道德需要是怎样形成的】最后归结一句话——
让健康的审美观引领人生?。?
图片 西亚斯 桥咖啡

品德和道德都是心理现象对吗 心理道德需要是怎样形成的

文章插图
当然包括!
道德是内化于心的社会规范,是一个国家民族曾经的法律,是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是靠自律来实现的一般规矩!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无数的选择,选择凭什么?有什么尺度?当然是凭主流价值取向!
有人计算,一天之中,从几点梦醒、穿什么衣、吃什么饭、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场合、作什么决策等等,总共需要72个选择,好比孙悟空的72变!因为不同的人每天的选择不同 , 日积月累,变化就会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依据,当然,从哲学上讲 , 也叫量变与质变的道理 。
确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可以明是非、懂美丑、知进退,可以让人少走弯路!遵循主流价值取向,比如青年人选择奋斗 , 就能处处受人尊重;反之,如果选择啃老,就会被亲友唾弃!
确立正确的道德规范,需要学习经典,学习新时代理论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道德水平,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