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即“道路”,大乘佛教兴起后,将原始佛教贬为“小乘” , 自称“大乘” 。大乘佛教认为大小乘的主要区别在于“自利还是利他” 。因为小乘佛教主修“戒,定 , 慧”,均是和自身悟道修行有关 。而大乘佛教则还要同时兼修“普度众生” 。通俗的说 , 在传播教义的方式和主动性上讲 , 小乘佛教信奉“佛度有缘人,万事莫强求” , 而大乘佛教则认为“天下无不可度之人” 。开个玩笑说 , 法海一定是大乘佛教的信奉者,而在小乘佛教者眼中,许仙娶个蛇妖管我屁事 。(以上纯属玩笑)
上面只是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小乘的区别 。但实际在历史上,大小乘佛教教义的演变是很复杂的 。
本人并不信仰佛教,因此无法从佛教教义的角度详细阐述大小乘的区别和演变 。这里仅从历史角度阐述我理解的佛教演变过程 。主要认知来源于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以及基于一些其他的历史知识所做的个人判断 。
最初的佛教根本上就是一门哲学 。
而且是一门无神论非唯心主义哲学 。因为释迦摩尼从一开始就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同时也承认意识的存在),并且这个世界始终遵循一个客观不变的规律在运转 。而他的使命是洞察这一规律并使之理论化 。
与犹太教 , 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同,佛教的核心问题并不是回答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 , 而是发现世界的规律 。在梵语中,“佛”是“觉悟者”的意思,等同于“哲学家” 。“佛”并不是“神” 。
举个例子说明这个概念,在印度有个传说,阿育王杀了99个兄弟,并在与羯陵伽的战争中屠杀了15万百姓,但他后来忏悔自己的恶行并将佛教定为国教,大力弘扬佛法希望赎罪 。但死后他还是下了地狱 。他问佛陀,我这么尊崇你和佛法,并且后半生做了那么多的善行,为什么还不能免去前半生的罪孽 。佛陀回答说(大意),你别问我,这个世界规律就是这样的,你现在的恶果是源自你过去的恶行,同样的,你过往的善行也会在将来为你带来善果 。这个过程既和我无关,我也帮不了你 。你整天拜牛顿也不可能让你脱离万有引力飞起来 。后来阿育王在地狱经过一段时间的折磨赎完罪后,终于往生极乐 。
这个故事真实性存疑,但很通俗的阐述了原始佛教的理念,“佛”只是世界规律的洞察者,不是操纵者 。所以从根本上,原始佛教最初就是一门无神论非唯心主义哲学 。
但哲学必定曲高和寡,难以传播 。
光靠高深复杂的教义,很难吸引文化水平较低的普通大众 。因此,在释迦摩尼死后 , 佛教开始分裂 。一部分高僧任然坚持最初的教义,这部分教派在后来被称为“上座部”,而另一部分教派后来被称为“大众部”则倾向于通俗化,因此逐渐将历任的“佛”神格化 。
“上座部”典型的标志是,承认佛陀存在“不了义” , 几乎在所有最早的佛教经典中,都提到,佛陀生前亲口承认自己也有很多事没想通 。所以佛陀死前留下了三法印,即:1.诸行无常 , 2.诸法无我,3.涅槃寂静 。我用现代话翻译一下就是:1.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2.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3.品牌口号slogan 。佛陀说,凡是符合三法印的,“即是佛说 , 否则,则是魔说” , 相当于留下了一个开源规则和防伪标记 。可以说 , 即使站在2600年后的现代人的角度,释迦摩尼依旧是有大智慧的哲学家 。他不仅创造了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而且还将至提升到了一个开源系统的高度,使得这个理论体系还可以自我迭代和完善 。这也是为什么在浩瀚历史长河里可以留下“佛经十万卷”的诸多经典教义,大多数经典都是在佛陀死后千余年间才逐渐形成的 。这和其他几乎所有宗教经典的封闭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
- 伏羲的七大发明 伏羲发明了八卦
- 伴随哥特式建筑兴起的音乐 对哥特风格的理解
- 韩孟诗派诗人创作特点 韩孟诗派的基本诗歌风格是
- 山海经图文 山海经是最古老的地理书吗
- 冬至是不是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 冬至日是每年日照最短的一天
- 知识与爱的理解 你对爱情的看法是什么呢
- 爱追剧的慈禧太后叫什么「爱追剧的慈禧太后」
- 外国影视片配音存在的必然性和必须性「外国影视片配音存在的必然性和必须性」
- 满清剧越来越少「清宫戏满天飞为什么更加悲壮的明朝电视剧却寥寥无几」
- 为什么拍明朝的电视剧不多「为什么那么多人拍明朝电视剧写明朝小说就因为朱棣说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