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2.0:“抄书”赚钱的生意
本文图片
电视剧《甲方乙方》(2007)剧照 。
在一众从零到一做读书博主的经验分享中 , 围绕“抄书赚钱”的笔记获得了过万的点赞与收藏量 。
何为“抄书”?其实没有那么神秘 , 就是字面意思 。 据有关博主在笔记中介绍 ,“抄书赚钱”简言之就是将书中的金句摘抄拍照 , 作为图片素材上传到今日头条平台的微头条栏目中 , 该平台通过评估相关数据反馈发帖人收益 。 具体收益则受到帖文的展现量、阅读量以及受众停留时长等综合因素影响 。 随后 , 这一方式也被逐渐搬运到小红书等平台 , 作为一种涨粉的手段推介给新手博主 。
如果在收益激励下 , 越来越多读者加入阅读行动或许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 但是 , 当收益上升为阅读的主要目的 , 就容易滋生乱象 。 当“抄书”也被认为费时费力时 , 有博主建议直接“拍照转文字” 。 更有博主表示 , 即便没书也不影响抄书 。 开辟捷径的方式竟是对互联网阅读时代“微信读书”等应用程序的“创新使用”——点击畅销书籍的“热门划线”部分 , 直接抄录高赞的读者评论 。 部分博主还调侃:“瞅着跟我想法一样的、我又比较认同 , 但人家说的那话儿 , 一瞅就有文化 , 赶紧记下来 。 ”这些似乎都与“读书”本身有些背道而驰 。
那么 , “抄书”真的能赚钱吗?当读者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在评论区留言发问时 , 这一行为本身就在帮助发帖者赚钱 。 在“抄书赚钱”这一噱头下 , 一条推文往往会吸引到上万的展现量 。 正如此类博主所言 , “在微头条上发别的也挣钱 , 只不过 , 抄书(赚钱)更容易获得高阅读” 。 另一方面 , 受众是否停驻、浏览具体内容是影响收益高低的关键 。 “字数不能低于500 , 不然读者一秒就看完了” 。 据部分博主介绍 , 快速生产“小作文”的方式就是在所抄内容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保留原文主要脉络 , 添加作者个人背景 , 再搭配一些拼凑的评论 。
本文图片
读书博主关于抄书是否涉嫌侵权的“解答” 。
对此 , 也有不少读者在留言区质疑 , 这种以盈利为目的挪用他人生产的内容是否涉嫌侵权 。 引发的部分讨论也令人啼笑皆非 , “不抄活人的 , 不抄国人的”被奉为圭臬 , 从搬运高赞评论来看 , 或许还要补充一条“不抄名人的” 。 而部分读书博主对此的解释大致归为两点 。 其一是作者和出版社默认抄书行为是在帮助推书 , 因而往往不会计较;其二是他们对“侵权”也有着个人化的解读 。 在其看来 , 这一行为指的是“用别人的书牟取暴利” , 但抄书影响力小 , 至多是作为赚取零花钱的副业 , “原创者本人不会往心里去” 。
本文图片
《大腕》(2001)剧照 。
当粉丝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 部分读书博主还会通过接广告的方式变现 。 广告内容也并不局限在书籍推销方面 , 围绕书籍的周边产品如家居装饰、电子设备等都可能以推介形式被植入读书笔记中 。 有趣的是 , 读书人或知识型博主的粉丝似乎并非是容易变现的消费群体 。 活跃于社交媒体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董晨宇曾在微博直言“不接品牌推广” , 并戏称关注自己的人多数“熟知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 , 善于通过策略性挪用抵抗资本主义……(品牌方)不仅薅不到他们 , 还会被他们解构” 。 虽是调侃 , 但从中不难看出 , 在以知识分享为纽带的社群关系中 , 互动双方往往会对知识之外的“安利”更为敏感 。
- |西山区财政局开展“春城无处不飞花,牵梦经典筑诗华”读书日活动
- |“西安市首届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结果揭晓,这些展览入选
- |牛子社:“近山应见彩屏现,远水料无丽影归” |【生活琐记】
-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在杭州开幕
- |《上海诗人》头条诗人莫言,可以叫他“著名诗人”了?
- 考古学|在广东“挖”宝,他们让“不被历史关注的角落”重新被发现
- |用杂技讲述济南故事!“泉城记忆·东亚文踪”惊艳亮相
- 浦西|我的记“疫”∣罗志华:用画笔讴歌战疫英雄
- 冰城|冰城四月春花拂面
- 艺术|“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在杭州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