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何谓四君子?学国画入门都从它们开始

中国画入门不难 , 大多数的人初学中国画都是先画写意花鸟 , 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四君子”开始画起 。
何谓“四君子”?
就是梅、兰、竹、菊的合称 。 因为它们都具有高洁坚贞之品格、飘逸清雅之姿质 , 故以君子为喻 。 画它们的画 , 又被称为“四君子画” 。
这四君子画不仅用于国画入门 , 还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陶瓷、纺织品、服装、工艺品等 , 我敢断言:只要是中国人 , 都见过四君子画 。 甚至中国女性的名字 , 这“四君子”也是常用字——你好好想想 , 我说得对不对?
文同|何谓四君子?学国画入门都从它们开始
本文图片

无处不在的“四君子”
这让人无法逃避的四君子 , 是谁最早把它们作为绘画的对象的呢?
当然 , 我们先要排除那些随便画画的 , 我们要找的 , 就是那些把它们作为主角的、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创作者 。
下面就且听一笑一一来介绍吧 。
墨竹
据传墨竹兴于晚唐五代 , 但取得重大成就而且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的是北宋的文同 。
文同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说这些名号可能很多人还是不清楚 , 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吧?这成语原本就是苏轼说文同的 。
苏轼和文同是怎么认识的呢?很简单 , 文同是苏轼的表哥 。
苏轼这个人是当时的大V , 擅长吹彩虹屁 , 对于亲戚更是不遗余力的吹捧 , 他说文同诗词书画为四绝 , 尤其画竹更是精妙绝伦 。
苏轼本人也很爱竹 , 就跟着文同学画竹 , 甚至还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其实这段话既是说苏轼自己 , 也是说文同 。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 , 不管是春夏秋冬 , 也不管是刮风下雨 , 都长时间去竹林观察 。
他在任洋州(今陕西洋县)太守时 , 别人都觉得那里是穷乡僻壤 , 但文同却十分高兴 , 因为那里满山满谷都是竹林 , 正好写生 。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地观察和研究 , 所以画起竹子来 , 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 “先得成竹于胸中 , 执笔熟视 , 乃见其所欲画者 , 急起从之 , 振笔直遂 , 以追其所见 , 如兔起鹘落 , 少纵则逝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 [ yún dāng ] 谷偃竹记》) 。
文同画竹叶 , 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 , 开创了墨竹画法的新局面 。 很多人都学他的画法 , 渐渐地还形成了一个“文湖州竹派” 。
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了一幅他画的《墨竹图》真迹 , 造型真实 , 画风严、潇洒自然 。
文同|何谓四君子?学国画入门都从它们开始
本文图片

《墨竹图》
在四川仁寿县黑龙潭还有一块隐形碑 , 只要泼水 , 碑上就会出现一枝墨竹 , 相传也是文同画的 。 我没见过 , 希望有条件的同学看到后能发个照片给我长长见识 。
文同的墨竹 , 是文人画开始兴起的标志之一 。 元代高克恭、赵孟頫、柯九思、吴镇以及明代王绂 , 清代郑燮等人 , 都受到他的影响 。 尤其是郑燮郑板桥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画竹成了一代大家 , 这个就是后话了 。
文同|何谓四君子?学国画入门都从它们开始
本文图片

郑板桥《兰竹图》
【文同|何谓四君子?学国画入门都从它们开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