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婚礼服饰的艺术特征与影响因素
卞向阳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教授
摘要
明代婚服是中国古代汉民族礼仪服饰文化的集大成者,婚服的传承与演变过程见证着时代发展 。 依托明代历史文献资料与出土服饰实物,探寻明代婚礼服饰发展演变的历史根源; 分析不同阶层男女婚礼服饰形制,并描绘出对应的婚服着装搭配图示; 根据色彩、纹样、材质、工艺归纳明代婚礼服饰的艺术特征 。 研究认为,明代婚礼服饰艺术特征主要受到政治因素、经济态势、社会风尚与文化理念等因素的影响 。 研究结果为理清明代婚服形制的艺术特征提供可靠依据 。
关键词:明代; 婚礼服饰; 以红显吉; 礼制规范; 社会风尚
引言
礼服在历朝历代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婚礼服饰是礼服的一种,特指新郎和新娘在婚礼上穿着的服饰,包括服装、配饰 。 婚礼服饰有着独特的色彩、样式与寓意,可以装点婚礼、烘托气氛、扮靓新人、传递情感[1],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追求 。 明代婚服是古代汉民族礼仪服饰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唐宋与清代汉族婚服形制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婚服的传承与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时代的发展 。 文中通过绘制明代不同阶层着装搭配图示,以理清明代婚礼服饰的着装搭配与艺术特征 。
1 明代婚礼服饰概述
1.1 历史追溯
先秦时期,新郎和新娘所穿礼服被称为玄纁色礼服,即黑红色调的礼服,新郎着“爵弁玄端”,新娘着“纯衣纁袡” 。 到了汉代,婚服以袍服为主形制,“重缘袍”是汉代女性婚服的典型,其最大特点是不同的袍服缘边被饰以不同颜色,叠加穿着形成层次繁复的视觉效果 。 魏晋南北朝时期,襳髾袿衣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婚服,形制为长襦,从腰部围裳中伸出长飘带,在下摆添加相连接的三角形装饰,层层相叠; 男子则着大袖衫,戴漆纱笼冠 。 隋唐时期,庶人结婚男子着绛公服,女子着花钗礼衣,另有穿襦裙婚服; 贵族品官的子孙结婚,男子可按品级穿冕服、爵弁服,女子则按品级穿花钗大袖礼衣、花钗翟衣和袆衣 。 唐代女性婚嫁服饰总体色彩是红男青女 。 宋代的婚礼服制既传承汉唐,又有所发展,宋代男子婚服制度规定:三舍生及品官子孙可假穿九品幞头公服,其余庶人着皂衫衣、折上巾; 宋代女性婚嫁礼服的形制是上着大袖、下着长裙、外披霞帔; 上等官媒穿着的是宋代流行服饰“褙子” 。 宋后期,男子开始着深绛色婚服迎亲,女子从夫色,红色女性礼服逐渐出现 。 元代蒙古官宦女眷婚礼服饰戴罟罟冠,穿袍服; 元代汉族庶民女子穿长袍,外加半臂,亦有上衣下裙; 元代蒙古官员男子婚礼服饰多戴“四方瓦楞帽”,穿辫线质孙服 。
1.2 形制特征
明代是中国传统婚服发展的高峰时期,在唐宋婚服形制的基础上,形成了明代沉稳端庄的服饰风格,并为此后数百年女性大红吉服、上衣下裳、凤冠霞帔的传统婚服形制奠定了基础 。 婚服作为特殊场合所穿服饰,与一般服饰形制相比蕴含着更深厚的礼仪文化内涵,同时也传达出喜庆吉祥之意 。 二十四史中《明史·舆服志》最为细致,其全面保存了明代舆服制度的基本史料 。 文中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明代婚礼服饰形制考证,归纳总结不同阶层男女婚礼服饰的搭配情况,具体见表1 。
▼表1 明代不同阶层的婚礼服饰着装搭配
明代皇帝大婚按照礼制着衮冕服,皇后着袆衣、九龙四凤冠,具体如图1所示 。 皇室宗亲婚礼服饰的规格相比帝后依次减等,但居于文武官员之上 。
本文图片
- 古籍|《新刊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明代通俗小说
- 青县|青县热心村民无偿捐赠明代墓志等文物
- |【古文鉴赏】明代太仆寺少卿邢侗之《送杨子渐姻丈之密云
- |明代 和田玉童子举莲雕件
-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用明代“状元及第”铜镜为高考考生加油,考生:谢谢!
- |修文大屯村有个古墓遗址 专家:明代贵州宣慰使安贵荣墓
- |国博:明代人这样穿戴
- 晏璧|一滴能苏万物枯!让明代文人晏璧赞叹不已的这眼清泉,便是突泉
- 求职|猫巫先生十二星座周运2022年4.18-4.24:勇往直前,向阳而生
- 朱瞻垍|梁庄王之谜:名声丝毫不显的明代藩王,陵墓却堪称地下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