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锅|【留住乡愁】方探春/手拉风箱来补锅

【补锅|【留住乡愁】方探春/手拉风箱来补锅】手拉风箱来补锅
作者:方探春
补锅|【留住乡愁】方探春/手拉风箱来补锅
本文图片

有句俗谚说:“破锅能救月 。 ”这句话的引申义是 , 用烂了的物件也可派上用场 , 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暴殄天物 。 这句俗话的起源在于人们见到突然间明月血红失光 , 天体漆黑 , 说是一只天狗把整个月亮吞下去了 。 为了拯救月亮 , 于是月食的时候 , 庙堂里的人赶紧撞钟打鼓 , 百姓们则找出破锅 , 跑出屋外 , 使劲敲打 , 并大声呐喊 , 借以“吓跑”天狗 , “吐”出月亮 。 从前人们不懂得“月食”这一天体现象 , 便采取完全迷信的方法来应对 。
在现实生活中 , 家户用的铁锅破损了 , 一般会用箩筐挑了 , 或用背篓背了 , 送到锅棚里或废品收购站当废铁卖了 。 对于铸铁锅来说 , 如果破损度不是很大 , 则会补了再用 。 于是就衍生了一门手艺——补锅 , 于是也就有了补锅匠 。
说起补锅匠,人们就会想起满脸灰黑的形象 , 平江方言“鏕(平江话读lù)锅匠” , 这个行当的地位似乎很低微 , 但是他们会说:“女娲娘娘补青天 , 补锅补碗是她传 。 ”补锅匠奉女娲娘娘为祖师 。 补锅匠还有一位祖师爷是饿佛 。 百度“知识贝壳·中华文化习俗”栏目载:饿佛是旧时补锅匠所崇拜的行业神祇之一 。 饿佛没有明确所指 。 传说俄佛使人饥饿 , 故传不饿也就不会有锅碗瓢盆了 , 由此供奉饿佛;一说如果锅没补好 , 煮不熟饭 , 就要挨饿 , 故奉饿佛 。 并适时举办祭祀活动 , 感谢饿佛对本行业的恩德 。 补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艺 。 平江历来本地补锅匠少 , 大多是从巴陵(岳阳)过来的 。 补锅匠经常走村串户 , 随时喊道:“补——锅——嘞——” , 谁家有锅要补 , 会赶忙把补锅匠招呼到屋场里 , 并搬出破锅来给补锅匠修补 。 如果补锅需要在屋里进行 , 补锅匠会将补锅担子放在厅的左边 , 这是行业规矩 。
补锅|【留住乡愁】方探春/手拉风箱来补锅
本文图片

补锅匠的工具颇为简单:一个风箱、一只炉子、一把钳子、一个小焊罐、一只小焊瓢勺、一块布托垫板、一块压(抹)焊布 , 还有木炭(焦炭)、罐泥 。 风箱长一尺八寸 , 俗话说:“风箱一尺八 , 走遍天下不犯法” , 这话表明补锅匠职业的自由性 。 那小焊罐是耐高温的 , 用焦炭拌罐泥(青旮泥)捣熟 , 再用手捏成 , 一次做成若干个备用 。 小焊罐只有三寸一分高 , 罐口对径一寸八分 , 为尖底 , 要在泥地上挖个小氹才能放置不倒 。 那把焊勺也很小 , 小托板是废布料做的 。
平江有句俗话叫“一个寻锅鏕 , 一个要鏕锅 。 ”补锅匠碰到有生意做 , 就把担子卸下来 , 摆好炉子、架起风箱等工具 , 并在地上(过去家户的厅堂都是泥填地)钉3个铁桩放锅 。 然后将碎锅烂铁锤碎装进焊罐埋在炉中 , 点燃炉火 , 左手扯炉 , 右手加炭 , 手拉风箱将炉火烧旺 。 “手拉风箱呼啊呼的响 , 火炉烧得红旺旺 。 操作要留意哪 , 当心哪手烧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编排演唱的湖南花鼓戏《补锅》生动活泼 , 唱腔优美 , 表演的就是补锅的故事 。 里面的补锅匠非常令人喜爱 。
补锅|【留住乡愁】方探春/手拉风箱来补锅
本文图片

补锅匠烧旺炉火后 , 接着用一块废边缘锅铁把待补的锅内锈渍清除干净 , 对细微的裂缝还要錾开成小孔隙 , 平江话所谓“打烂锅来鏕”就是说的这道工序 。 补锅时将锅放在三脚架上 , 八码小锅则可直接托在手上 , 左手拿着接焊布托板顶托在锅的孔隙处 , 右手持焊勺舀出烧溶的焊珠一滴一滴补在孔隙上 。 如果要补的锅窟窿较大 , 则要用一块补铁固定在窟窿的中间焊补 。 焊珠点上后 , 随即要用一块折叠的厚布(用光滑的犁嘴铁磨压过)将焊珠抹平 。 这时的补锅匠要求眼观六路 , 双手要配合好 , 动作要准确利索 。 锅补完后就用粘泥浆糊一遍 , 装上一些水确认补疤不漏水时 , 方可让主人付钱拿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