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乌台诗案的遭遇 乌台诗案谁帮了苏轼

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 , 公元(1079)年,王安石复相后第三年 , 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一年 。不说其他,单论苏轼在湖州太守任上,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 , 当然少不了沈括 。他们这些新法有力推行者,论定苏轼"讪谤新法,强行弹劾并逮捕了他,关在御史府受审,《汉书、朱博传》有"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其上"后世遂将御史府称为"乌台"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 御史中丞李定指控他苏轼"知湖州苏轼,本无学术,偶中异科 。初腾沮毁之论,陛下犹置之不问,轼怙终不悔,狂悖之语日闻 。轼读史传,非不知事君有礼,讪上有诛,而敢肆其愤心,公为诋貲;而又应试举对 , 即已有厌弊更法之意 。及陛下修明政事怨不甪己,遂一切毁之一,以为非事 。伤教乱俗,莫甚于此 。伏望断自天衷,特行典宪 。"御史舒亶也上奏指控他:"轼近上谢表,颇有讥切时政之言,流俗翕然争相传诵 。陛下发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群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陛下兴水利 , 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并上轼印行诗三卷 。御史何正臣亦言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 。神宗于是下令,诏知谏院张瓅 , 御史中丞李定治以闻 。这是所谓`乌台诗案 。细究起来 , 这乌台诗案的源头,当是在王安石与司马光这两位当朝顶级高手,就如何变法革新的大政方针上,分歧太多而剑走偏锋,斗法余绪,殃及苏轼 。这也是他们俩变法斗争的必然结果 。早在苏轼在朝为官时,经常上奏表达与王安石相反的不同意见,更有甚者三番五次苏轼竟然当着皇帝面駁斥王安石新法措施,恨得王安石牙根直痒,那时候就指示开封府一名推官想办法,除掉苏轼了 。幸好苏轼知趣要求外放 , 到地方任官 。他本性就是改不了 , 任地方也还是经常上书皇上,陈述对新法不同看法,再加上人脉极广,不消说当时知识分子就连皇太后、驸马爷王诜都是他诗词文章的最好粉丝 。皇帝也器重他 。影响所及不比司马光?。馄渲欣骱?,让饱读历史的王安石比谁都清楚 。非我同类,必置死地而后快,斩草除根,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特有的绞杀政治对手惯用手法,这也该算是中国政治劣根性吧?反正每试必灵 。乌台诗案结局 , 出乎政治对手意愿之外 , 皇帝迟迟不批所定之罪,皇太后临死遗嘱,劝皇帝放过苏轼,饶他一命 。不然 , 怎会有他亡命黄州,访旧寻踪,吟诗作赋事儿 。让你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 《赤壁二赋》之余,对他之前多舛命运,扼腕叹息 。谢邀浅答 。
【苏轼在乌台诗案的遭遇 乌台诗案谁帮了苏轼】这个和王安石变法有关 。王安石变法的兴与废是门阀衰落、科举大兴、文官集团成型后的第二次党争(第一次是唐朝牛李党争) 。这次党争争议的一开始焦点是变法是否合礼合祖法和合乎儒家治国理念 。毋庸置疑,王安石变法这三者都不合,且自身执行中问题重重 , 所以最终被废 。而与此相关的是人事、官僚集团的斗争 。保守派依礼法打压变法者,是变法者基本上找不到任何理论依据,也因此在人事和组织上无从反击 。所以,借礼法,保守派很快废黜变法派的人,甚至是意欲除之而后快 。
但苏轼与他们都不同 。苏轼反对变法,但不是因为所谓礼法或传统问题,而是质疑变法的成果是否过硬 。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便苏轼反对变法,他与王安石关系仍然不错 。但同时,苏轼也反对一成不变,所以他后来特别为保守派所不容,尤其是司马光之后的保守派,典型的小人得志做派 。加上苏轼影响力大,使保守派也总是不得安生,所以保守派就挖空心思想搞掉他 , 因为没有这个正人君子天天聒噪,他们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更加名正言顺地保守和维护自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