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海河之子李叔同

十八、信中的熟人俗事
珍藏在天津博物馆的李叔同的十余封信 , 是他早年写给徐耀廷的 。 信中反映了李、徐二人不分彼此的亲密关系和少年李叔同痴迷于书法篆刻的情形 , 还涉及不少熟人近况、社会见闻及家中琐事等 。 举几个例子:
“六月十一日乃沈楚兄发引之期 , 预于初十日开吊 。 冯作舟令正前曾得瘟病 , 今以(已)痊愈 。 昨杏田兄因偶受风寒 , 回家即成疟疾 , 甚重 , 已发十数场 , 至今并未痊愈 。 ”
“弟舍甥女赵钦甫令正逝世 。 又十三日晚徐润泉兄偶染时症 , 至十一点钟亦(已)经逝世 。 ”
“王静波兄令堂已于前月逝世 。 赵虎臣令堂又于本月逝世 。 顺立纸局王杏林兄病势甚重 , 恐难全(痊)愈 。 令亲陈荫棠兄令正亦于本月逝世 。 ”
【熟人|海河之子李叔同】“五月初二日乃王静波兄令堂发引之期 , 已代阁下送呢幛一轴 , 奠仪一吊文 。 ”
“王含翁令侄曾孙之讣帖 , 想已收到 , 祈无容送礼 , 弟已带(代)阁下送上呢幛一轴 , 纹银四两 。 ”
“郑鹤田令堂于本月初一日逝世 , 择于今天办(伴)宿 。 ”
由这些信中的文字 , 可获知百年前人们的生活质量 。 多灾多病 , 治疗条件差 , 一旦患病就有可能难以治愈 。 同时也看出旧时办丧事的一些礼节 。
津人讲吃 , 尤喜海鲜水货 。 李的信中居然两次提到了螃蟹 。 七月十五日信里说:“刻下津地河螃蟹甚肥 , 可供大嚼 。 ”八月十八日信中说:“持螯美趣 。 津门月之初旬以来 , 螃蟹甚肥 , 至今日如钟口大者 , 津蚨二文 , 价可谓廉之极矣 。 持螯酌酒 , 何乐如之 , 可谓美趣矣 。 ”天津傍河临海 , 看来螃蟹在津沽历来肥美、量大、价廉 , 民间“持螯酌酒”之“美趣”早而有之 。
有一封信还提到了“摇彩”的情节 , 于今看来亦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 六月初六信中言:“昨援德聚诚折帐镜子找出来 , 拟众同人每位出钱津文 , 分二十彩 , 众人摇彩 。 赵新言得头彩 , 曹竹林得二彩 , 郑彤勋得三彩 , 皆得大镜子数个 , 余皆得小镜子二个 。 ”对于我们认识一百多年前天津的世风民俗和津人生活习惯 , 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史料 。
旧时天津民俗 , 有对关公的祭拜 。 李叔同信中对此亦有涉及 。 五月十五日信:“十二日乃关帝会 , 弟往柴少文处看会 。 ”六月初五信:“现在六月十八日 , 水梯子关帝会 , 弟拟出灯谜 , 烦津店中新邀同事戴柏庵兄抄写 。 ”因关帝崇拜 , 旧时津地关帝庙甚多 。 查道光十六年(1848)《津门保甲图·天津城厢图》 , 图上标关帝庙九座 , 《津门保甲图·县城内图》 , 标关帝庙四座 。 清朝中叶 , 仅三岔河口一带 , 有记载的关帝庙就有七座 。 信中提到的水梯子关帝庙正是其中一座 。 这座关帝庙坐落在旧时的小关大街 , 后来人们在其庙址建小关大街第一小学 , 但直至上世纪50年代 , 仍保留关帝庙部分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