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第10讲:什么是“挫锋”?该如何使用?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第10讲:
上一笔的末尾就是你牵牛的手 , 使用“挫锋”产生的游丝就是拴牛的绳子 , 而牵丝所连接的下一个笔画就那头牛 , 侬晓得了吧?
各位书友网友:
大们好啊!
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王小二 。
我们上回书说到《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张旭传给颜真卿十二种笔法的第七法——转轻谓屈折 。 即笔画转角处转为圆 , 折为方 , 无论使用哪一种都要轻 , 不能把笔锋露出来 。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第10讲:什么是“挫锋”?该如何使用?】我们书接前文 ,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个关注 。
曰:“次谓牵制 , 子知乎?”
曰:“岂非谓为牵为制 , 次意挫锋 , 使不怯滞 , 令险峻而成之谓乎?”
曰:“然 。 ”
张旭说:笔画与笔画之间相互牵制 , 小颜你知道吗?
颜真卿说:您说的是连接用挫锋 , 不使其不拖泥带水 , 达到险峻的状态吗?
张旭说:对!
这一句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的字帖中是“次谓牵制” , 而在一些书籍中收录的是“次谓牵掣” , 为嘛这样不清楚 。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挫锋”?
“挫锋”是一种用笔法 , “挫”即受挫 , “挫锋”即笔锋受挫 。 比如写一个横画 , 笔锋从左至右行进至末端 , 突然回锋改变方向写下一个笔画 , 此时的笔锋就是挫锋 。 而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游丝 , 也有叫牵丝的 。 就是说 , “游丝牵丝”是使用“挫锋”带来的 。
第二个问题:在哪里使用“挫锋”?
“挫锋”几乎每个字都能用到 , 上一个笔画结束需要继续写笔画时用的都是“挫锋” 。
第三个问题:有多少种“挫锋”?
这个我没有统计过 , 横连横、横连竖、横连撇捺;竖连横、竖连竖、竖连撇捺等等 。 具体多少种还真没法统计 。
第四个问题:如何使用“挫锋”?
我们以“横连接横”和“横连竖接”举例 。
横连接横:第一横在上 , 第二横在下 , 以繁体的“书”字为例 。
笔锋行至上一横末端时 , 一是直接折锋带出游丝 , 二是直接回锋提笔不(使笔锋离开纸面)带出游丝
横连接竖:横在下 , 竖在上 , 以“中”字为例 。
当笔锋行至口最后一笔末端的时候 , 一是折锋由下至上带出牵丝 , 二是直接回锋提笔(不使笔锋离开纸面)带出游丝 。
还有其他笔画连接的“挫锋” , 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
第五个问题:什么是“为牵为制”?
这个简单 。 比如你去放牛 , 你牵着牛 , 牛就受到了你的控制 , 如果这头牛不是疯牛 , 那么你拉着绳子往哪走 , 它就会跟着你走 。
换言之 , 上一笔的末尾就是你牵牛的手 , 使用“挫锋”产生的游丝就是拴牛的绳子 , 而牵丝所连接的下一个笔画就那头牛 , 侬晓得了吧?
我们没见过古代书法家写字的场景 , 但可以看到他们留下的作品 , 从中不难发现 , 一字之中 , 上一笔与下一笔之间有一条弧形的虚线 , 上一笔牵着下一笔 , 下一笔连写上一笔 , 眼看到笔断了 , 其实意还连着的 。
当下正经书法家也是这么写的 , 我虽然不太正经 , 但也遵循这个方法 。
以上便是我对“次谓牵制”的理解 , 您被我忽悠瘸了吗?
接着 , 张旭又对颜真卿说:“补谓不足 , 子知乎?”
那么“补谓不足”是啥意思呢?
欲知详情 , 且听下回分解 。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第10讲就和您聊到这 。
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王小二 , 感谢您的收听收看 , 我们下一讲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