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鱼和熊掌”都想兼得,李白的执念险些让他万劫不复

李白有贪念 , 既想入世建功 , 又想出世求仙 , “鱼和熊掌”都想兼得 , 路注定难走 , 也难怪他将自己的路比作蜀道 , 自叹:“蜀道之难 , 难于上青天 。 ”而想先建功再退隐 , 便成了他心中的执念 , 哪怕辞官离开长安 , 经历了11年的第二次漫游后 , 这种执念仍难放下;当“安史之乱”爆发 , 他欲“力挽危局报效国家后再功成身退”的执念更深 。 他在《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一诗中说:“功成拂衣去 , 归入武陵源” 。 然而 , 正是这种执念 , 让他遭受了一场差点万劫不复的劫难 。
01 安禄山叛乱 , 受邀做永王幕僚 , 误上“贼”船获罪
755年 , 安禄山在范阳叛乱 。 李白托门人武谔到鲁中接子女南下;他自己则到宋城接妻子宗氏北上 。 逃亡途中 , 李白目睹了百姓遭受战乱的惨状 , 对未来充满担忧 。 他在《北上行》一诗中说:“前行无归日 , 返顾思旧乡 。 惨戚冰雪里 , 悲号绝中肠 。 尺布不掩体 , 皮肤剧枯桑 。 汲水涧谷阻 , 采薪陇坂长 。 猛虎又掉尾 , 磨牙皓秋霜 。 草木不可餐 , 饥饮零露浆 。 叹此北上苦 , 停骖为之伤 。 何日王道平 , 开颜睹天光?”
叛军势如破竹 , 如秋风扫落叶 , 河北诸地尽陷 。 眼见国难当头 , 却报国无门 , 李白深感痛苦 , 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 他在《奔亡道中五首》中说:“归心落何处 , 日没大江西 。 歇马傍春草 , 欲行远道迷 。 ”
李白|“鱼和熊掌”都想兼得,李白的执念险些让他万劫不复
本文图片

怀着这种迷茫和痛苦 , 他进入庐山 , 在屏风叠隐居 。 他在《赠王判官 , 时余归隐 , 居庐山屏风叠》一诗中说:“荆门倒屈宋 , 梁苑倾邹枚 。 苦笑我夸诞 , 知音安在哉?大盗割鸿沟 , 如风扫秋叶 。 吾非济代人 , 且隐屏风叠 。 ”从诗中看 , 他显然并不甘心就此归隐 , 无奈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 只好空自悲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心态下 , 当以平乱为号召的永王李璘数次派人上庐山请他出山时 , 他才接受邀请做了永王的幕僚 。 刚开始 , 他是兴奋的 , 以为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 , 准备“奋其智能 , 愿为辅弼” 。 他踌躇满志 , 在《永王东巡歌》中说:“试借君王玉马鞭 , 指麾戎虏坐琼筵 。 南风一扫胡尘静 , 西入长安到日边 。 ”
可惜 , 残酷的事实破灭了李白天真的幻想 。 李璘暗怀野心 , 并非真心平乱 , 只是想借机培植壮大自己的势力 , 然后与他哥李亨(唐肃宗)争夺帝位 。 当李璘被当作“反贼”被讨伐诛灭时 , 误上“贼船”的李白好像啥事也还没做 , 就被株连获罪 , 下了浔阳狱 。
02 曾义救郭子仪 , 郭子仪报恩帮赎罪
李白入浔阳狱后 , 他妻子宗氏四处奔走相救;他自己也通过书信向人求救 , 求救的对象 , 主要是御史中丞相宋若思和当朝宰相崔涣 。 他在《上崔相百忧章》中说:“举酒太息 , 泣血盈杯 。 台星再朗 , 天网重恢 。 屈法申恩 , 弃瑕取材 。 冶长非罪 , 尼父无猜 。 覆盆傥举 , 应照寒灰 。 ”
后来李白虽获释出狱 , 但终因参加永王东巡而难逃罪责 。 一般情况下 , 牵涉谋反罪绝难活命 , 好在李白早年曾救过一人 , 这人为报恩 , 甘愿为李白赎罪 , 才使李白幸免死罪 。 这人便是屡建奇功的平乱功臣郭子仪 。 郭子仪是当时“权倾天下而朝不忌 , 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大人物 , 能得这样的大人物相救 , 也难怪李白能逃过这一死劫了 。
李白|“鱼和熊掌”都想兼得,李白的执念险些让他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