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张海:关于“终身成就书法家”的断想

“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艺术家作品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亮相 , 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展览 , 它的规模之小 , 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十九位参展者 , 每人一件作品 , 一共十九件作品 。 规模虽小 , 但这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重要展览 。
书法复兴四十多年来 , 各种层次、各种规模的书法展览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 但有一个共同特点 , 即所有这些展览 , 包括全国展 , 无一例外都反映的是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书法面貌 。 而这次的展览则不同 , 它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书法成就 。 参展者都是经过一个时代的激荡磨砺 , 在众多书家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 所谓“终身成就” , 可分为“终身”和“成就”两个层次:首先意味着获奖者在书法领域里奋斗“终身” , 获奖者很多人已经仙逝 , 他们曾经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当代书法事业;其次 , 他们在毕生的奋斗中 , 取得了世所公认的艺术成就 。 这种成就是经过权威的、广泛的、严格的甄选之后认定的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他们代表着书法艺术的时代风貌和最高成就 。 就一个个书家而言 , 这当然是他们个人的终身成就 , 但如果把他们放到一起 , 则毋宁说是一个时代的“终身成就” 。
所谓“终身成就”体现在哪里?这个展览从形式上来看 , 虽然书体多样 , 作品笔墨精到 , 个性鲜明 , 但幅式一般较小 , 也非本人提供的代表作 , 也许没有震憾人心的视觉冲击力 。 似乎不如其他展览那样多姿多彩 , 引人入胜 。 但在其平静的外表之下 , 潜藏着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波澜壮阔 , 隐含着一代书法学人为守护书法的文化身份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 。
这是特殊一代的书法艺术家 。 他们经历了近代以来千年未有的文化大变革 。 在长达数千年的华夏历史上 ,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 , 中国独有的方块汉字以及由此产生的书法艺术 , 是这种文化的一个独特而显著的标志 。 所以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书法也只有附丽于中国传统文化 , 才能充分彰显其艺术价值 。 也就是说 , 中国传统文化是书法艺术的文化身份 , 一但失去了这个身份 , 书法将变成无源之水 , 无本之木 。
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流书家 , 无一不是学者、诗人、文学家 。 甚至书法对于他们来说 , 并不是最主要的成就 , 或者只是其主要成就之一 。 当然 , 时代不同了 , 我们不能要求今天的书家都是著名学者、诗人、文学家 , 但作为对书法家的起码要求 , 除了过硬的技法之外 , 还应当有相当的传统文化修养 , 简言之就是文化加技法 。 这里所谓的“文化”是广义的、宽泛的 , 既不是指学历 , 也不是要求必须是某一领域的一流专家 , 而是具备较为全面的文化素养 , 广积博识 , 融会古今 , 对诸多方面都有所涉猎 , 从而做到以文养书 。 然而遗憾的是 , 当今有些人号称“书家” ,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素养 , 被人们讥为“写字匠” 。
近世以来 , 欧风东渐 ,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巨大的冲击 。 于是 , 在学科重新构建整合的过程中 , 书法失去了学科定位 。 在上个世纪初的文化大变局中 , 有人主张把书法保留在“艺术”的框架内 , 这只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 改革开放以来的书法复兴 , 大体上仍然是在这样的格局之下 。
比如 , 我们几十年来的众多展览 , 主要是以“视觉艺术”吸引观众;作者们处心积虑地在展览用纸、用墨、幅式上下功夫 , 追求字体的过度变形、夸张 , 无非是为了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我们的高校学科体系 , 长期以来把书法放在“美术学”之下 , 学生们整天研究的是线条、造型、构图等等 , 和传统文化几乎不搭界 。 不言而喻 , 仅仅从线条、构图等视觉层面理解书法 , 是肤浅的;而且和美术丰富的视觉形象比起来 , 书法的线条、构图也显得过于单薄 。 书法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依托 , 在主要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学里也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 从而彻底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