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嬉戏于豹房 , 刘瑾权倾在朝野 。
一般人印象中的正德朝实录,就是武宗不务正业,理由之一便是“置豹房供享乐” 。正德皇帝设置豹房 , 很多时候被比做商纣王的鹿台,进而正德皇帝就于商纣王划上了等号 。但在笔者看来,正德帝的豹房并非是嬉戏之地,而是集权之所!
一、英明少年秒变昏晕君主,多有奥妙
就朱厚照的少年纪实来看,少年朱厚照可谓是少有的优秀青年 。机智聪颖、善骑射这是历史给正德帝打上的标签,无论史书评价再两极化,也无法将此标签埋没 。
朱厚照为孝宗嫡长子 , 两岁即为太子,继承大位只是个时间问题 。朱厚照却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下来 , 反而更加好学爱才,帮助孝宗皇帝理政更是一把好手,破得孝宗喜爱 。
就是这样一个有为起 。青年,孝宗和众大臣嘴里的下一代好皇帝 为什么会一登基就成为了荒诞不经的帝王?一瞬间的大反转,多有奥妙 。史书多载说:宦官毁了朱厚照(登基前少年朱厚照便与宦官相近) 。
二,文治武功固大明基业,谁说正德昏晕
虽然史料多有记载,说正德皇帝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昏聩,但正德朝的成就非评语所能淹没 。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时,看似荒诞不经游手好闲的正德帝,总能运筹帷幄 。处事果断,批答奏折稳妥有节 。
大败蒙古,取应州大捷大败鞑靼,为大明边防立下不世之功 。多次减免徭役赋税,战时慰问军士亲赴前线 。这一切,似乎都难以同昏君二字挂钩 。
就这样的情况 , 你能说正德是昏晕帝王吗?就因为一个豹房说其昏晕 , 但人家处理国家大事游刃有余,反而一些没有豹房之类的帝王,还能被敌人活捉,为何不说其昏晕呢?
三,运筹帷幄,帝王也要享受人生
不论怎样文治武功,正德帝修建豹房玩乐也是历史事史 , 但豹房不仅仅是供其玩乐的 , 还有一大作用:即皇帝集权 。
先看正德帝的玩耍之心,作为帝王正德一方面在尽心尽力管理国家 , 另一方面也不行3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 但想享乐还必须得把至高权掌握住 。于是,一个大规模宠幸宦官,修建豹房的计划诞生了 。
历史证明,皇帝想要玩乐肯定会收到大臣的反对,其中不少卖直取名的大臣 。正德帝想出的办法是,培养一股势力为自己卖命 , 专门收拾这些个大臣以保证自己安心享乐 。注意,虽然刘瑾权倾一时但对皇帝俯首帖耳,朝中的股肱之臣并没有收到太大打击 。
像刘大夏,是孝宗留下了的股肱之臣,正德帝虽然玩乐但仍然没有让其离开朝廷中枢 。《明武宗实录》记载:兵部尚书刘大夏以病乞休致,上曰朕方图任旧臣以理卿尽诚为国誉望素隆岂宜引疾遂求休退不允所辞 。一句话,你是我的左膀右臂,想辞职没门儿 。注意,刘大夏乃楚地三杰之一 。
此外,由于刘瑾等人为虎作伥,对当时朝野中的朋党集团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两方争斗不下随即一绝于豹房 , 即两股势力斗来斗去 , 最后都听了豹房里皇帝的旨意,即加强了皇帝集权 。严嵩与清流党的对峙 , 刘瑾与朝野大臣的对峙,是不是有相似之处?刘瑾势力大,但正德皇帝也是弹指间扫除了刘瑾势力 。
至此,豹房一事还明显,是正德帝一方面为了享乐,另一方面为了加强集权采取的措施,与雍正的军机处集权有几分相似 。不能至于后世对正德的不利评价,也就很好解释了 。所以,不能单纯的把豹房看做是享乐之所,而要全面,客观的去分析其两面性 。
- 史学界对明朝的评价 历史学家明朝的评价
-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反明 努尔哈赤归明朝管过吗
- 康熙最爱的女人是谁,拥有65位后妃的康熙皇帝
- 袁世凯为什么没有把溥仪赶出去 谁推翻了清朝末代皇帝
- 明朝是怎么把元灭了 元朝怎么被明朝灭亡的
- 皇帝每天几点起床 皇帝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空调机上的积雪
- 南明几个皇帝的结局 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 明朝鱼鳞图册 明代鱼鳞图册
- 明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时间 明朝洪洞县 为什么移民
- 慈禧与光绪皇帝去世 慈禧与光绪皇帝谁先死